唯美紫叶李、宫粉羊蹄甲、七里香、蔷薇……这两年,成都高新区的花花草草们常常在网络上爆红,一改高新区在人们印象中的快节奏形象,变得小清新起来。这是高新园林人用灵巧的双手,绘就的一幅“绿满高新”优美画卷。
成都高新区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局林业和园林处副处长刘敏,就是这幅生态画卷的绘就者之一。他是园林专业高级工程师,也是2019年度“全国绿化奖章证书”获得者,更是一名有18年党龄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熟悉刘敏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极致认真的人,犀利而又不失幽默。就是这样严肃“斗硬”的人,却要做一份需要心怀温柔的“美丽”事业。这,会碰撞出什么火花?
工作中的刘敏(前排左二)
专业性极强——
园林工作不止“拈花惹草”
刘敏来到成都高新区已13年。13年间,乔木林下、繁花从中,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他经常自嘲:“拈花惹草是我的本职工作,这是一份美好的事业!”
美好的背后,是一年四季的艰辛付出。
春季,万物复苏,病虫害防治、义务植树、断面补植等工作接踵而至,仅2020年,成都高新区就完成地被灌木补栽超10万平方米以上;夏季,不论昼夜,只要风雨天,刘敏就会出门,迅速巡查树木倒伏情况,指挥抢险作业;秋冬季,植物进入休眠期,园林工作仍在继续:修剪乔木侧枝旁枝、枯枝病枝,研究乔木修枝的技术标准、安全作业流程... ...一件都不落下。
成都高新区七里香、蔷薇、紫叶李,美爆了整个春天。 资料图
每块绿地的修整,每株花树的栽种,看似微小的增减变化,背后都是园林人的多番考察、探讨、试验。
小叶榕是上世纪90年代的常见城市树种,根深叶茂,一不留神,一棵树就能延伸几条街,甚至突出地面。然而,走在成都高新区,却很少见小叶榕对地面的破坏现象。
“除了取缔,更需正视小叶榕的树种特性。”刘敏说,成都高新区通过缩冠、剃须等方式,让小叶榕地下部分根系逐渐萎缩,既保留了城市时代特色树种记忆,也改善了景观品质。
近年来,随着网络、物流的发达,部分地区栽植的花木新奇有趣,进口品种也很多,但成都高新区却对四川本地的树种情有独钟。
“其实选择花树时,美观只是其中一项考量因素。”刘敏举例道,前几年,西昌蓝花楹、湖南北美红枫很火爆,部分城市跟风栽种,效果却差强人意,就是因为“水土不服”。譬如蓝花楹,成都日照就不能满足其生长需要,只能作为点缀。
“银杏、香樟、桂花、芙蓉等,作为成都本土乡土树种,建设造价和养护成本都更低,更加适应本地生态环境。”在刘敏看来,这些树种跟成都人关系更为亲近。
随处可见的本土树种银杏 资料图
和花花草草打交道久了,这些植物都被刘敏赋予了新的生命力。有时,为了一棵树,他都能争得脸红脖子粗。
“就在这棵大树下等你!”今天,路过五岔子大桥附近的道路交叉点,一棵路中间的黄葛树成了一个标志,地位堪比“熊猫屁股下碰头”。每次路过看到这棵大树,刘敏都感到很欣慰。
实际上,这棵树由于处于路中间,原本是要被设计人员“搬离、拆除”的,是在刘敏的坚持下才得以保留。
“记忆性地标是一个城市的历史温度,大树的多年生长期记录着城市变迁发展,已经是城市居民的历史记忆,市民对它有感情。”刘敏说。为此,他与市政设计院、城市建设等部门人员反复沟通,最终留住了这棵树。
耳濡目染——
爷爷一句话坚定他入党的决心
2003年,还在读大学的刘敏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的入党,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爷爷这位老党员的感染。年少时,他常听爷爷向他讲以前的艰苦生活,以及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改变了穷苦人民的命运。
无田、无土地、无经济来源……生在旧社会的爷爷,想吃片野菜都没地方挖,想当放牛娃都当不到。最艰苦的时候,各村吃“对时饭”——当天的12点吃一顿只有几颗米的粥,第二天的12点再吃第二顿。
“解放再晚一个月,我就饿死了,是党救了我的命。”这句话,爷爷常常向刘敏提起,也是这句话,坚定了刘敏入党的心。解放后,爷爷被派往雅安参加三线建设,他拼命努力工作回报党的恩情,即便是在生病疗养期间,也会偷偷跑出去帮群众挑土干活。
刘敏(右)和爷爷
爷爷的亲身经历,影响着年少的刘敏。大学期间入党后,他曾担任党支部书记、班长,锤炼了自身组织能力。
参加工作后,刘敏更是以党员的高标准要求自己。去年疫情期间,他第一时间结束假期返岗抗疫,安排公园秩序管理等疫情防疫工作、投入生命科技园企业复工复产,连续两个月没有休息。
紧接着,他又作为局里的第三批转运组组长进行机场接机转运。为最大限度防止防护服破烂而感染,原本转运人员只需从机场将旅客接至各酒店。但看到国外旅途劳顿、带着大包小包归来的同胞,刘敏与同事们还是忍不住帮忙搬运行李。
每次回到酒店,刘敏和同事们挥汗如雨,由于穿着防护服脱换不便,有时被小便憋到脸涨红几乎眩晕。身体上的疲惫是其次,最怕6个月大的儿子被感染,每天回家,刘敏都要让家人反复消毒……
“身在异乡的游子,饱受疫情折磨,风尘仆仆归来,看到眼前来接机的同胞,那种背后有强大祖国支撑的巨大感动,我们都非常动容。”刘敏说,特殊时期,面对病毒,每个人都是恐惧的,但每个人都服从了安排,这就是党的巨大感召力!
工作中的刘敏
让“美丽”继续——
新时期讲述新园林故事
13年来,锦城湖、大源水系绿地、交子公园、桂溪公园、清水河公园,从素描的图纸到实景图的呈现;园林工作从单个分散的“点”,延伸至全链条生命周期建设管理;绿地总量由500余万平方米,到3500万平方米;城市综合公园从30余万平方米,到600余万平方米……全区园林绿化的管理宽度、难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刘敏都亲身经历着这一切。
成都高新区的公园绿道 资料图
期间,刘敏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作为主要起草人参与制定市区相关行业标准,编制完成《成都市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导则》(2017年)《成都市城市绿化养护技术规程》(2017年)《成都市城市绿化养护质量等级划分》(2017年)等市级标准化文件,为全市行业发展提供基层经验。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大背景下,公园城市建设也被纳入其中。以刘敏为代表的高新园林人,积极学习欧美先进理念,以及沿海等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大力推行绿道建设、特色街区打造、“两拆一增”等民生项目。小游园、微绿地,与城市交通串联;办公区、居住区和公园环境串联……从前要开车才能抵达的公园环境,现在市民骑车或步行就触手可及。
“学风景园林专业,能从事园林建设管理工作,这是我的幸运;又恰逢祖国欣欣向荣、高新区发展日新月异,这更是园林人可遇而不可求的时代机遇。我惟有在平凡的工作中践行一个共产党人对党事业的忠诚,勤奋工作,以此来感恩党组织的培养、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刘敏说。
记者:闫静 文/图
编辑:向财霞
校对:冬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