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底,成都高新区以新川区域为试点,在全市首创“物业城市”一体化管理新模式。8月9日,记者从成都高新区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局获悉,截至目前,新川区域已导入环卫板块道路清扫、公厕保洁、垃圾清运、垃圾分类一体化服务等11项业务,初步实现“物业城市”一体化治理。
整合环卫、绿化、市政、水务、市容5大板块业务
“锦和西一街,违规广告需要劝收,‘牛皮鲜’需要清除……”8月9日,在城市智慧运营中心,市容巡查工作人员收到了这样的提示。随即,工作人员根据系统自动定位,前往现场进行了劝收清除。整个过程用时不到1小时。
这是“物业城市”一体化治理新模式下,成都高新区上线的高投城资城市空间整合服务。
什么是“物业城市”一体化?记者了解到,“物业城市”一体化模式,由“N-1-N”构成,即:N个政府部门、1个专业运营平台、N家专项服务机构。该模式整合城市服务中不同业务,搭建起统一的运营指挥中心,实现市政物业服务全覆盖,提高城市服务效率和水平。
在城市智慧运营中心的后台,大屏幕上显示着市政管养、综合巡查、园林绿化、市政环卫等涉及城市管理的工作,而在试点的新川区域,片区内有多少人、车、公厕甚至喷泉都一目了然。
记者了解到,“物业城市”一体化模式,将环卫、绿化、市政、水务、市容秩序等5大板块业务,进行统一运营管理,通过智慧化、专业化、一体化的运营,整合资源、集约人员,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引入5种管理模式,职责划分更清晰
在城市智慧运营中心后台上,还显示了当前发生的事件、案件总数等情况,实现了对业务的工单化管理。
“巡查人员发现问题后,会通过系统报单,作业人员接单后处理,最后由报单人验证,形成工单闭环,确保每一工单具有可追溯性。”成都高新区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局市政处相关负责人说。
事实上,工单管理只是“物业城市”一体化管理模式下引入的5种新管理形式之一,此外还有云城队长、全域业务“12341”事件响应机制、公园管理、桥梁管理。5种新管理模式各自发挥着不同领域的作用,各行业主管部门职能职责边界更为清晰。
5种管理形式:
■“云城队长”管理模式:将网格化管理覆盖城市管理业务全流程;
■工单管理模式:发挥智能识别、分派功能的优势;
■全域业务“12341”事件响应机制:实现了服务可视化、标准化;
■公园管理模式:将自主管护和云城队长、市容巡查相结合,构建了公园管理体系;
■桥梁管理模式:桥梁管理层和专家团队在后台为桥梁“远程会诊、在线治病、综合管控”。
此外,“物业城市”一体化模式还修正并新建综合市容巡查机制,实现业务网格化,管理可视化;新建垃圾分类“一体化”管理模式,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一体化,全面试行厨余垃圾可溯源和低附加值可回收物统一回收的市场化运营模式。
力争三年内覆盖高新南区、西区
经过半年多时间运营,目前,城市智慧运营中心已导入公园管护、市政板块道路管护、桥涵管护、水务板块河道管护、市容秩序板块扬尘巡查、市容巡查等11项服务。
通过“物业城市”一体化管理,推进了服务商与辖区街道、派出所、交警、社区、物业小区等各方的有效联动。”成都高新区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建立新川城市综合管理全业务智慧运营管理平台,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改变了传统“人管人”模式,实现业务网格化,管理可视化。
下一步,成都高新区将完善“物业城市”一体化行业标准,继续整合城市管理涉及的环卫、绿化、市政、水务、市容秩序等业务,力争于年底实现一体化业务,覆盖至整个中和区域;同时,还打造垃圾分类“一体化”行业标杆,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力争三年内,实现南区、西区全覆盖。
文字:闫静
图片:受访者提供
编辑:向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