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成都未来科技城发展服务局法定机构正式挂牌成立。在天府国际机场以西,在未来科技城这块热土上,轰鸣的机器、运载的车辆、来来往往的工人……处处彰显着一个新产业功能区的生机和活力。
在这片土地上,四十余名青年干部从成都高新区各单位抽调至此。正如如火如荼的建设场地,也正如“未来科技城”的名字,这群青年朝气蓬勃,为这座新产业功能区建设挥洒青春。
李睿就是其中一名。他从初入成都高新区时的“李同学”,成长为企业注册业务的“李骨干”,而今又不惧挑战,在未来科技城来了一场“跨界”,从零开始,再次扬帆起航。
从“李同学”到“李骨干”
他见证了高新区企业注册发展
在成都高新区工作13年,李睿见证了成都高新区企业注册工作发展,被大家称为“企业注册登记改革史料数据库”。至今,他的电脑上都还保留着2008年以来高新区市场主体、注册登记等方面的材料。
2008年3月,还在读大四的李睿来到成都高新区工商局实习。因年纪小,大家都叫他“李同学”。“李同学”平时话不多,但干起事情来却特让人放心,踏实、靠谱是他的标签。
实习结束后,李睿留了下来,在一线注册登记窗口一干就是6年。紧接着,他全程深度参与了一项项改革,短短几年时间,迅速从“李同学”成长到“李骨干”。
2008年,全区全年注册的企业大概1800多户。2014年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实施后,成都高新区掀起了商事制度改革浪潮,从“先照后证”到“三证合一”,从“五证合一”到“简易注销”,从“住所申报登记制”到“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从“证照分离”到“经营范围备案”……商事制度改革实施后,有效激发了成都高新区的市场活力,新增企业数量大幅增长。“当年新增企业1.15万户,同比增长106.47%。”这些具体数据,李睿到现在还清晰如昨。
“以前注销的企业,注册资本(金)在500万元以下的占比超过85%,一定程度反映了小微企业的生存压力比较大,进入的多、淘汰的也多。”作为改革方案的顶层设计者,李睿表示,每一个方案的出台都不是空穴来风,要通过一组组数据,去分析背后呈现的特点,做出有针对性的方案。
工作中的李睿
从老党员身上
他看到了“党员”的力量
尽管看似沉默,李睿内心却是个十足的热血青年,也曾充满了叛逆。他自称是个“晚熟”的“中二青年”。大学期间,辅导员、老师曾好几次鼓励他提交入党申请书,但他觉得自身高度达不到党员要求,即使入党,也不知道应该做什么、有什么意义。
直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期间,关于党员冲锋在前的报道以及李睿的所见所闻,让他对“党员”这个身份有了自己的认识,他渐渐地“路转粉”。
“地震当时,仿佛就听到一排坦克开过来的声音,还没反应过来,大楼就摇晃了起来。”李睿回忆道,当天,自己正在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报材料,地震时,大厅里的人都奔向楼下,他内心也慌了起来,赶紧跑向手扶电梯。就在此时,他看到手扶电梯处,一名身着制服的老党员在镇定地疏散人群。
“她的身影现在都还让我印象深刻。在看到这一幕的时候,自己突然间就镇定了。”这次的经历,让李睿一直记到了现在,“党员”二字,也开始逐渐在他心中变得厚重。2018年,他终于如愿,成为一名正式党员。
2020年疫情期间,高新区无数党员放弃过年团圆,立即回到岗位,保证社会经济有序运行。这些亲身经历,让李睿对自己党员这一新身份有了更深的认识。
从“骨干”再到“小白”
他在未来科技城“跨界”扬帆
作为成都高新区5个产业功能区之一的未来科技城,既是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的承载地,也是东部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的双重使命。
新的产业功能区一片欣欣向荣,却也充满挑战。用李睿的话说,“就像刚进入单位的小白,一切要从头开始”。
到未来科技城第一天的经历李睿依然历历在目。那天,对新任职人员进行的集体谈话结束时,未来科技城筹备组相关负责人就“迫不及待”将李睿等4名抽调人员“架走”了。没有实习、没有适应期,就在这样的“突袭”中,新的工作正式宣告开启。
新的单位事情千头万绪,压力齐齐压来。而对李睿来说,从企业注册岗位到产业发展部门,这实实在在是一场“跨界”的挑战。新的产业功能区产业发展如何规划、如何推进,需要开展大量的工作。“很多东西要学习,要在实践中边学边做。”李睿揉了揉眉头说,“最大的转变还是产业化思维的转化,如资源整合、项目引进、平台搭建、政策支持等。”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李睿看来,未来科技城需要围绕“未来”开展科技创新,谋划产业发展,打造应用场景;围绕“科技”,引聚高端人才,抢占新的赛道,夯实“城”的基础。
记者:闫静 文/图
编辑:向财霞
校对:冬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