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富不富,关键在干部。眼下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的攻坚阶段。扶贫干部怎么干直接影响到脱贫工作成效。在义和镇石岭村,扶贫干部王敏给贫困户想办法,出点子,带领他们脱贫致富。 【正文】这里是义和镇石岭村6社村民周义国家的鸭棚子,再过5个月,这群鸭子就能卖钱了,这笔钱将是周义国一家今年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 去年12月,在外务工的周义国摔伤干不了重活,不得不辞去工作回到老家。没了收入,让原本因病致贫的周义国一家雪上加霜。帮扶干部王敏得知这一情况后,隔三岔五就去家里了解情况,将扶贫政策、项目及时告诉周义国。 帮扶干部的尽心帮助让周义国打开了思路,想到曾经干过养殖,他决定重操旧业,可是启动资金哪里来呢,这又把周义国难到了。 今年4月,周义国买来了鸭苗,建起鸭棚,还种了近20亩青枣、3亩葡萄、3亩西瓜,他在心里默默算了一笔帐:660只鸭子出笼后纯收入大概在1万元,几十亩果蔬丰产,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