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涪陵区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区农业农村委、区人社局、区文旅委、区卫健委负责人围绕当前全区疫情防控、春耕备耕、扩大和稳定就业、文化旅游管理等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和回复。
区农业农村委:蔬菜供应充足 生猪基本能实现区内市场保供
区农业农村委负责人通报:预计涪陵区2、3、4月每月可出栏上市生猪2.1万头、2.8万头、3万头,现全区日屠宰生猪上市370头以上,基本能够实现区内市场保供。蔬菜生产供给也较为充足。抢时开展春播春耕,现已完成春耕作业43%左右。
截至2月26日,全区55家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开工复产47家,复工复产率85.5%,其中32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部开工;全区79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开工复产68家、复工复产率86.1%。
目前全区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储备充足,市场价格与往年基本持平。
区人社局:多项政策激励疫情防控一线人员
区人社局负责人介绍,该局将对专家人才在防控疫情中的实际表现、典型事例记录在案,并做好分析研判,作为识别评价其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职称岗位晋升的重要依据。在职称申报评审时,对一线人员予以倾斜。
建立特殊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对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并作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经审核认定可提前一年申报评审高一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作出的突出贡献,可视为职称申报的重要业绩成果,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参考条件予以倾斜;对在疫情防控中受到省部级及以上表彰奖励的专业技术人才,可纳入特殊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
加大专家人才推荐力度,在疫情防控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在申报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卫生健康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名中医、全市技术能手、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项目,及设立重庆市专家工作室、重庆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人才发展平台时,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优先支持。实施职称评聘倾斜措施,一线医务人员在职称评聘中优先申报、优先参评、优先聘任,晋升职称、晋升岗位等级不受本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医务人员参加疫情防治经历可视同为一年基层工作经历;同时建立健全好一线医护人员参与疫情防控台账,待疫情结束后,及时按照市上规定和要求做好有关待遇兑现工作。
区文旅委: 前阶段工作成效明显 下阶段将多管齐下 帮助文旅企业渡寒冬
面对疫情,区文旅委第一时间关停公共文化体育场馆、网吧等累计达491家;多次组织文旅系统内人员、企业捐款捐物;组织区广大文艺工作者及志愿者推出各类原创文艺作品75件。此外,还推出在线公共服务清单,开展网上政务审批工作办理咨询等业务。并依托自媒体提供移动图书馆、线上博物馆等服务,让30万余市民足不出户享受文化大餐。
下阶段,区文旅委将严格落实国家、市级相关政策文件精神,主动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及时兑现暂退质保金、免租金、退费退税等相关政策,做好分类分批推进景区、公共文化体育场馆、娱乐场所恢复开放工作,并要求景区利用假期,练好内功,改善景区环境设备,加强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知识能力培训,力争重开后为游客提供更好的观光体验。
区卫健委:涪陵继续被划定为中风险区县 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区卫建委负责人通报:截至2月27日,涪陵区累计确诊病例5例,治愈出院2例,目前在院治疗3例。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继续将涪陵区划定为中风险区县。
截至目前,全区已先后派出6批61名医务人员(其中支援湖北56名,支援市内5名)支援一线疫情防控;筹备了4支120人的医疗队伍和5支30人的疾控队伍,随时等待市上统一调遣。同时,全区还集中调配了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价值5万元的防护物资到湖北。
截至2月26日,全区累计病毒核酸检测样品1396人2086份。同时,还设置区级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涪陵区稻香度假村,有100个隔离房间;各乡镇街道共设置26个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有隔离房间633个,实现了集中隔离观察点设置合理、集中隔离观察对象明确、集中隔离观察审批快捷、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严格、集中隔离消毒规范。
区卫建委负责人表示,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下一步必须要继续保持清醒头脑,加强人员分类管控,做好小区分类管理,严格落实分类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要求。同时,做好医务人员的关心关爱工作。
无限涪陵记者/廖爱伶
编辑/李哲元
责编/张韵晨
监制/杜焱彦
总监制/涂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