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直播
电台直播
涪陵新闻
美丽太极
  • 当前栏目:首页 > 首页 > 今日看点
  • 李渡街道:变“输血”为“造血” 产业扶贫“拔穷根”

    李渡街道:变“输血”为“造血” 产业扶贫“拔穷根”


    相比“输血”式帮扶,涪陵区李渡街道更加重视产业扶贫,通过激活自身“造血干细胞”强筋壮骨,增强脱贫的内生动力。这是记者近日在“你笑起来真好看——网络媒体探访涪陵脱贫攻坚”活动中最大的感受。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李渡街道立足实际,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核心,紧扣“三点一线”工作重点,以产业扶贫为主导,多重扶贫措施并举,让贫困户脱贫可持续、致富有干劲。


    发展扶贫产业 增强建卡贫困户“造血功能”


    走进李渡街道岚马村,成片的花椒树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建卡贫困户黄翠平正忙着给地里的花椒树抹梢,谈起现在的变化,她高兴的说:“自己种植了近6亩花椒,每年可增收2万多元,在家门口就实现了脱贫!”



    2014年黄翠平一家因病因学致贫。在村里的帮助下,黄翠平开始种植花椒。如今,黄翠平学会了花椒下桩技术和育苗技术,以后可以自己发展种植。靠发展花椒产业,黄翠平成功脱贫,迎来人生“华丽转身”。


    去年,黄翠平靠发展花椒、柑橘产业,以及农闲时在附近的蔬菜基地务工,纯收入5万元左右。



    和黄翠平一样,靠发展产业脱贫的还有李渡街道堰桥村的建卡贫困户冯长余。冯长余因为妻子患病、两个孩子上学,家庭生活十分困难。2019年初,扶贫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走访了解到情况后,结合实际帮助冯长余拟定扶贫产业,鼓励其发展生猪养殖,并积极为其申请扶贫小额贷款2万元,解决养猪场选址建设纠纷问题,联系养殖专家开展业务指导等,帮助他发展起了生猪养殖。



    当年,冯长余就饲养了母猪3头、生猪7头,全年的幼猪崽和出栏生猪共收入4万余元,让冯长余乐开了花。他说:“扶贫干部帮助我发展产业,让我在家门口一年就实现了脱贫摘帽,既照顾了家人,又有了收入,省心!”



    区人大办扶贫集团精准帮扶 贫困村贫困户全脱贫


    堰桥村是李渡街道三个贫困村之一,全村有贫困户37户,目前已全部脱贫。其中,有80%都是通过养殖业实现的脱贫。去年,堰桥村出栏生猪500多头,收入100多万元。


    当地还积极发展榨菜和李子等产业,在帮扶单位——区人大办扶贫集团的大力支持下,针对堰桥村“有规模无效益”的600亩李子产业,区人大办扶贫集团邀请区果品办专家开展现场技术教学多次,将李子种植技术送到农户身边,并组织部分村社干部、农户外出学习李子产业发展,同时组建一支10人的李子产业管护队,对全村李子产业开展集中修剪管护,促使早日发挥效益。


    不仅如此,扶贫集团还立足堰桥村实际,继续帮其巩固榨菜主导产业,鼓励农户大力发展鸡、鸭等小家禽养殖业;同时谋划新产业,目前已在全村规划种植花椒产业30亩,争取成为农户增收新途径。通过产业扶贫,2019年全村人均收入达12500元。


    据介绍,李渡街道共有堰桥村、两龙村、韩龙村3个市级贫困村。为助力农户增收,区人大办扶贫集团汇聚区人大办、区科技局、区住房城乡建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供销社、涪陵新城区等各成员单位力量,研究支持李渡街道,特别是堰桥村、两龙村、韩龙村3个贫困村的阵地建设、道路、水利、产业发展等项目,落实帮扶任务,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解决存在的问题,既扶“硬件”,又扶“软件”,脱贫质量持续提升。自结对帮扶以来,贫困村的整体面貌和贫困户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向好变化,扶贫集团237名区级帮扶干部结对帮扶的330户贫困户均已实现稳定脱贫。


    打好产业扶贫“关键牌” 确保稳定脱贫不返贫


    贫困村的产业发展成效只是李渡街道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街道发展了榨菜28000亩、花椒3000亩、李子3600亩、柑橘4200亩等多项产业。去年,街道投入近47万元用于417户建卡贫困户的农业产业发展,并在三个贫困村投入90万元解决集体经济“空壳村”问题,到目前,已脱贫建卡贫困户中,538户都有稳定产业,实现了稳定脱贫。同时,还为417户建卡贫困户落实765.7万元贷款,解决了所有建卡贫困户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通过产业发展等各种帮扶措施,街道818户贫困户已稳定脱贫817户,还有1户未脱贫,今年也将如期稳定实现脱贫。




    无限涪陵记者/徐婷婷

    编辑/ 徐婷婷

    责编/张韵晨

    监制/杜焱彦

    总监制/涂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