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庆市涪陵区是如何落实的呢?近日,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涪陵区委书记周少政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他表示,涪陵区高度重视保护长江发展,着力推动绿色发展,正在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作出更大贡献。
周少政代表介绍,涪陵区地处重庆市中部、长江与乌江交汇处,是重庆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重庆区域性中心城市、成渝城市群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区,以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榨菜之乡而闻名。2019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78.7亿元、增长8.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万元,正在加快走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筑牢山清水秀的‘绿色本底’。”周少政代表说,涪陵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的重要指示,立足处在三峡库区、武陵山区的生态优势,切实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近年来,涪陵区在重庆率先开展区级环保集中督察和乡镇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推动跨流域生态补偿和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320天以上,长江、乌江涪陵段水质总体为优,全面关闭长江、乌江沿线等生态敏感区内非煤矿山并进行生态修复,森林覆盖率达到53%。
涪陵地处长江、乌江交汇之处,被誉为三峡腹地璀璨明珠。涪陵区委宣传部供图。
周少政代表说,涪陵区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绿色含量”。近年来,涪陵区高标准建设国家级平台,重庆涪陵综合保税区实现封关运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创建,国家高新区创建进入科技部考察名单。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涪陵区推动工业智能化升级绿色化转型,国家级、市级绿色工厂总量居重庆区县前列,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数量居重庆区县首位,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到34.5%。农业方面,以太极集团、榨菜集团两大上市公司为核心,构建“2+X”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体系,2019年,种植中药材7万亩,实现榨菜产业总产值11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涪陵区文旅产业正在成为新的发展亮点。“我们不仅是工业大区,拥有涪陵榨菜和页岩气,还有白鹤梁题刻、点易洞和武陵山大裂谷。”周少政代表说,涪陵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正在充分挖掘文旅资源,迈向文化大区。目前,白鹤梁题刻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816工程全面提档升级,地质奇观武陵山大裂谷全力创建国家5A级景区,点易洞因著名理学家程颐曾在此点注《易经》而得名,正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2019年,涪陵接待游客21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2亿元,分别增长11.3%、31.7%,正在成为长江上游知名人文风景旅游目的地。
长江涪陵段一江碧水,两岸青山。李相博摄。
周少政代表介绍,涪陵区还坚持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正在打造三生相宜的“绿色家园”。涪陵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重要指示,抓实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两个基本面,努力让城乡天蓝地绿水清、环境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打造绿色生态城市,构建以社区游园为绿荫、广场花园为绿洲、郊野公园为绿肺的生态体系,市民步行500米即可抵达最近公园、社区游园,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4%。高水平建设美丽城镇乡村,深入开展以垃圾、污水、厕所、庭院为重点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自然、清洁、有序的原乡风貌。
这次两会,周少政代表依然关心长江保护,他建议大力实施“气化长江”工程,更好保护长江。目前,长江流域数十万内河船舶基本以柴油为主动力燃料,船舶废气排放污染大气环境,且船舶交通事故容易导致燃油泄露、污染长江水体。所谓“气化长江”工程,是将长江内河船舶从以柴油为主要燃料改造为以液化天然气和柴油双燃料,并逐步替代为纯液化天然气的动力改造工程,有利于优化能源消耗结构,实现航运节能减排,推进航运绿色发展,真正使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
周少政代表表示,下一步,涪陵区将积极抢抓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及重庆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重大机遇,进一步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努力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涪陵的环境更优美、产业更兴旺。
内容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重庆频道
编辑/徐婷婷
责编/张韵晨
监制/杜焱彦
总监制/涂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