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市镇五尧村距城区约40千米,有贫困户68户230人,从没有产业到创造产业、从没有集体经济收入到实现零的突破,这个贫困村的故事离不开一个名字——杨明勇。
改杨杨
2018年3月,41岁的杨明勇来到蔺市镇五尧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当时村上劳动力不足、也没有特色产业。他经过多番走访、商讨,创办了五尧村电商扶贫示范服务站,带动农户和村集体双增收。
2019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零的突破。更可喜的是,村上建立起“通过电商增加收入、加工运输过程中让贫困户就近务工、年底挣了钱发放福利”的利益联结机制,这种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大家的热情,逐渐形成良性循环。五尧村位于堡子优质大米的核心产区,如今村里种的水稻已经全部调整为优质稻,同时,还开发了土鸡土鸭、葛根粉、手工面等多个农村电商产品。今年以来,已销售优质米4万斤、鸡鸭鹅300余只、鸡鸭鹅蛋1000余个、葛根粉30罐左右。
从区委组织部的一名机关干部到扶贫一线驻村第一书记,两年多来,杨明勇带领队员利用自身人际关系打通销路、牺牲陪伴家人的时间为村民干实事,让“电商”这个新型产业成为了五尧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中坚力量。
“凡事有答复”,是朴实的村民对杨明勇的评价。如今,脱贫攻坚战到了攻城拔寨、啃硬骨头的关键阶段,不是说再冲锋一下就能打赢的,而是需要全区300多名像杨明勇一样靠谱的扶贫干部持续付出超常规的努力,加油!
无限涪陵记者/蒋欢
编辑/徐婷婷
责编/张韵晨
监制/杜焱彦
总监制/涂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