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直播
电台直播
涪陵新闻
美丽太极
  • 当前栏目:首页 > 首页 > 今日看点
  • 涪陵:贫困户种“青疙瘩”变“金疙瘩”

    涪陵:贫困户种“青疙瘩”变“金疙瘩”


    从田间地头里的青菜头“疙瘩”,到一碟碟美味的“国民下饭菜”,涪陵榨菜已发展成重庆市农村经济中产销规模最大、品牌知名度最高、辐射带动能力最强的优势特色产业。“青疙瘩”,成了富民兴产的“金疙瘩”。


    △资料图


    榨菜产业的蓬勃发展,也让作为原材料的青菜头种植得到极大发展。不少贫困户走上了以青菜头种植脱贫增收的道路,袁亮就是其中之一。

     

    △袁亮(左一)


    夏天的清晨,天刚露出鱼肚白,袁亮就和妻子翻身下了床。由于地里的西瓜正是压蔓防病的最佳时期,夫妻俩必须抢农时,完成5亩地的西瓜枝杈修剪工作,保证西瓜长得更大更甜,卖出一个好价钱。

     

    西瓜种植只是袁亮产业发展的一小部分。2019年,袁亮种植南瓜收入2万多元,青菜头收入4万多元,传统作物收入1万多元,年纯收入达到了8万多元。

     

    △资料图


    有了这笔收入,家里经济条件改善了,孩子接受教育更优质了,自己成为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然而,这些变化袁亮之前想都不敢想。

     

    袁亮是百胜镇中心村2组村民。2013年,一家人因病因学被评为贫困户。为了改变贫困现状,依托涪陵榨菜,袁亮走上了以青菜头种植脱贫增收的道路。

     

    袁亮告诉记者,再有一个多月就可以做青菜头秧地的准备工作了。往年这个时候,他只有7亩青菜头。这两年,他一边种植还一边揽地,开荒、平整、移栽,到现在揽了30多亩土地,全种上了青菜头。

     

    其实,袁亮种青菜头有些年头,因为菜价波动,吃过不少亏。2018年,袁亮刚发展扩大青菜头规模的时候,本以为40吨青菜头可以卖个好价钱,尝到增收的“甜头”。不料,青菜头价格降到500元一吨,这对袁亮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


    △资料图


    青菜头市场价格波动大,高的时候,八百上千元一吨,差的时候只有五六百元。这对发展青菜头的袁亮来说,心里始终觉得不踏实。

     

    可是,袁亮并没有放弃。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青菜头最低产量5000斤,收入2000元左右,除掉成本,一亩地可以带来纯收入1200元左右,比在周边打零工强。

     

    要是青菜头的收购价格得到保障就好了。这时,莱和榨菜股份合作社给了他一份“勇气”。2019年8月,袁亮与莱和榨菜股份合作社签定了收购协议。协议约定,菜农按每吨30元向合作社缴纳履约保证金。雨水前收的青菜头,合作社以每吨760元的保护价收购。贫困户无需缴纳保证金,种多少合作社都收。

     


    有了这份保障,袁亮心里更稳了,一下子又扩种了10余亩青菜头。今年30多亩地,80吨青菜头已全部被合作社收购。今后更有信心大胆扩种了。


     

    △资料图


    数据显示,今年涪陵区青菜头销售总收入14.16亿元,较去年增加6153万元;农民人均青菜头种植纯收入逾1900元,较上年人均增收95.24元;其中建卡贫困户种植青菜头1.22万余户,实现销售收入近3000万元,户均纯收入达2160元,较上年增收15%。


    无限涪陵记者/徐婷婷 任星霖(实习)

    编辑/徐婷婷

    责编/张韵晨

    监制/杜焱彦

    总监制/涂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