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直播
电台直播
涪陵新闻
美丽太极
  • 当前栏目:首页 > 首页 > 今日看点
  • 闲置宅基地盘活摘“穷帽” 穷山村变身乡村振兴“明星村”

    闲置宅基地盘活摘“穷帽” 穷山村变身乡村振兴“明星村”

    居住在繁华都市里的人大多有个田园梦,而农村往往又有大量闲置农居,如何将两者进行对接?大顺乡新兴村通过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实现了集体增收与农民致富“双推进”、基础建设与乡村风貌“双提升”。新兴村也由一个穷山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脱贫致富村、乡村振兴“明星村”。

    宅基地.mp4_1

    近日一大早,村里的工作人员便找到村民任代兵沟通闲置宅基地收储事宜。2015年,任代兵搬迁至新兴村高山生态扶贫安置点居住,如果将他闲置的宅基地交给村上统一管理,出让20年使用权,就能以资源资产入股的形式,获得收益。

    高山生态扶贫安置点建成投用后,像任代兵家这样宅基地闲置的情况比较普遍。2017年,新兴村共有宅基地27.2万平方米,其中,闲置宅基地就有10.88万平方米。

    为唤醒“沉睡”的资源,新兴村依托城乡融合发展党支部,建立了以村集体为载体、农民为主体的村级集体经济运管组织——村资产管理委员会。由村资产管理委员会统一对闲置宅基地进行收储管理并对外招租,搭建社会资本进入平台,推动村内资源与村外企业之间优势互补、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并确立了农户以资源资产入股、企业以资金技术入股、村集体以管理服务职能入股的“三股”利益联结机制。

    村民陈禄高就是村上第一个尝到“三股”利益联结机制甜头的人。2017年,他与村资产管理委员会签订合同,出让20年的宅基地使用权,换取了高山生态扶贫安置点一套122平方米、装修好的住房,并附带安置点一套38平方米的门面。村资产管理委员会则引进企业投资300万元打造出了占地近400平方米的共享农庄,自2020年9月营业以来,已接待游客3000人次,营业额超10万元。

    为挖掘发展潜力,村资产管理委员会一方面协调农户将周边闲置耕地、林地统一流转,一方面招商引资,形成了以共享农庄为核心的1600亩产业示范园。除农庄外,还包括中药材种植基地、有机水稻种植基地和有机蔬菜种植基地,提供就业岗位60多个,每年通过土地流转费用和劳务费用为村民增收200多万元。如今,陈禄高就在中药材种植基地做技术指导,带领40多名村民种植中药材。

    共享农庄项目是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租赁开发典型模式的代表,在引进项目中,新兴村坚持以闲置宅基地为抓手、以“共享农庄”模式为载体,做到与脱贫攻坚、乡村旅游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振兴等相结合,推出了与租赁开发并行的共建开发、自营开发,“三管”齐下,形成了“宅基地+承包地”、“宅基地+鱼塘”、“宅基地+果园”等灵活多样的“宅基地+套餐化”模式。

    到目前为止,新兴村已入驻企业9家,投资1200万元,盘活闲置宅基地6080平方米。农户获得直接收益167万元,二次分红29万元,劳务报酬160万元。消除危房21户,规范化整治农村院落7处、建设民俗点3个。带动3000余亩农户土地入股发展有机食品等特色产业,形成了特色民宿、共享农庄、有机农业等新兴业态。常住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5250元增加到17000元。

    接下来,大顺乡还将进一步拓展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空间,加大推介力度,吸引更多城市资本投入到乡村发展中来,以此增加老百姓的资产收益,构建农户、集体和业主三方共赢体系。同时,积极探索发展家庭康养新模式,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记者/冉冉

    编辑/陈艳红

    责编/文雯

    监制/孙仕华

    总监制/涂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