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涪陵区珍溪镇东长江岸边的彭家山上,有一座从三峡移民后的场镇迁移而建的革命烈士陵园,雄伟的纪念牌俯瞰长江,尤显庄严,纪念碑下,长眠着建国初在珍溪剿匪战斗中牺牲的14名解放军战士,今天的“打卡红色足迹”,就让我们走进这座陵园,追忆那段难忘的岁月。
红色足迹_1
宽大的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纪念碑下部有四副浮雕,基座上刻有“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还刻着烈士姓名、籍贯、部队番号以及碑序等内容,这里就是珍溪革命烈士陵园。说起它的来历,还得追溯到72年前。1949年底至1950年初,涪陵境内国民党残余势力不甘失败,串联勾结县境内外国民党残余势力,趁我人民解放军主力离涪开赴成都等地之机,相继成立反动武装组织,企图推翻新生的人民政权。
为保卫新生无产阶级政权,1950年2月12日,也就是除夕那天上午,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八连战士在营长酒同文的带领下,奉命从涪陵前往飞龙场增援被刀匪围困的四区区公所工作人员。由12名战士组成的连队尖刀班负责打前哨,被珍溪刀教徒张开福等人发现,刀匪们向12名战士发起疯狂进攻,最终,战士们全都惨死在敌人的屠刀下。
1950年2月13日、14日,又有两名解放军战士相继被害,至此,共有14名战士在剿匪战斗中壮烈牺牲,长眠于珍溪的青山绿水间。
1952年,人们在杨柳湾掩埋烈士的地方立起了石碑。1975年10月,为了便于对烈士们的瞻仰纪念,地方政府拨款在珍溪方家二组一个叫“神仙口”的地方,修建了一座烈士塔,并将烈士的遗骨迁来安葬于塔内。
如今的珍溪革命烈士陵园不仅是革命先烈的长眠之地,更是人们登高凭吊怀念的好去处,成为地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基地。
记者/ 刘波
编辑/田蓉
责编/张韵晨
监制/孙仕华
总监制/涂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