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直播
电台直播
涪陵新闻
美丽太极
  • 当前栏目:首页 > 首页 > 今日看点
  • 【走近重庆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李钰婷:脱贫路上的带头人

    【走近重庆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李钰婷:脱贫路上的带头人

    在涪陵区义和镇石岭村6组,一处名叫茨竹沟(小地名)的地方,依山傍水,景色怡人。一片片竹林汇聚成竹海。这里,是美丽乡村的一道“风景线”,也是当地群众的致富林。


    2016年,义和镇庄子村村民李钰婷和丈夫秦洪带着积蓄,从广州回到义和镇,在石岭村创办了重庆雄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将这片竹林承包下来,开始发展农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互联网+电商运营的模式,将义和镇当地的农产品销售至全国一二线城市。李钰婷成为义和镇响当当的致富带头人。


    4月5日,在重庆市委、市政府公布的全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表彰名单中,李钰婷获得全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这个荣誉来之不易,对我来说既是鼓励,也是鞭策。下一步,我将继续把精力投入到笋竹产业和观光农业中,带动周边乡亲致富。”面对荣誉,李钰婷说。

     

    承包竹林 带动周边群众致富  

    初见李钰婷时,她正和茨竹沟生态园的工人一起,在塘边整理采收上岸的藕。“最近几天我们都在忙采收藕和对竹林进行清林、施肥。”李钰婷一边整理藕,一边说道。


    2016年,通过前期的考察,在义和镇党委政府的鼓励下,李钰婷和丈夫毅然放弃在广州开办的皮革厂,回到了老家义和镇,以石岭村为中心,承包了1200多亩麻竹林,发展竹笋产业,从事笋竹加工销售,同时进行林下土鸡养殖,还办起了农家乐。

    李钰婷(右一)雇佣周边群众挖藕  记者 黄河  摄 

    期间,李钰婷长期聘请义和镇建卡贫困户和残疾人在笋竹基地、养鸡场、农家乐务工。今年68岁的脱贫户秦绍立就是其中的受益人之一。过去,秦绍立因为年纪大,在外打工没人要,只能在家种地。


    2019年,秦绍立到李钰婷的竹林打工。“我在这里干了两年多了,一年有2万多元的收入,在这里打工,收入高还离家近,过去想都不敢想啊。”秦绍立说。


    得到当地政府大力支持的李钰婷,在公司不断发展的同时,通过贫困户入股带动产业发展,先后为两个贫困村60户144人提供了每年固定分红,并为两个贫困村每年固定分红9.5万元,壮大了集体经济收入。同时,公司还为贫困户和就业困难群体提供了就业岗位20余个,连续三年来帮扶残疾人近100户,为残疾人免费发送鸡苗共计3000余只。

    创办电商 将土特产销出去  

    在义和镇团石堡,李钰婷有着自己的电商办公室,里面陈列着笋片、竹荪、农家苕粉、蜂蜜、野生葛根粉等农产品。每天,李钰婷都会抽空到办公室,整理农产品,查看订单,处理订单。


    2017年 10月,李钰婷建立了自己的电商销售渠道,成立了电商中心服务站,为当地的农特产品提供网上销售平台服务。同时,她还与全国多家电商平台及渠道合作,把本地的农特产品卖到全国各地,解决了农户家里产品变现的问题,而且价格还比当地市场高出10~20%,年销售额达100余万元,深受农户的信赖与称赞。


    李钰婷在整理农产品 记者 黄河 摄 

    2019年6月,李钰婷的公司获得了涪陵区人社局和扶贫办联合授牌,成为了“就业扶贫车间”,为当地的就业困难人群提供了就业岗位和机会,帮助他们实现脱贫增收。


    在李钰婷的带领和帮助下,村里贫困户实现全部脱贫。辛勤的付出让李钰婷获得了村民的赞誉。2020年5月,李钰婷的茨竹沟生态园被重庆市妇女联合会授牌“巾帼产业扶贫基地”,她个人也荣获了“重庆市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义和镇负责人表示,李钰婷在义和镇脱贫攻坚工作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动和示范作用。接下来,义和镇将鼓励和培养更多的致富带头人,带动更多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黄伟娇 冉冉

    编辑/李哲元

    责编/张韵晨

    监制/杨华昌

    总监制/涂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