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观看精彩视频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第二届早湖捕鱼节拉开序幕,学院通过开展“鱼王”竞猜、“家乡鱼”厨艺大赛、鱼宴分享、鱼苗放生等活动,让全体师生共同观看捕鱼盛况,品尝丰盛鱼宴,了解早湖文化,分享新年喜悦。
早湖里3万斤鱼捕捞上岸
“快看,好多鱼!”“那条鱼可真大!”14日上午,天气升温,暖意融融,之江学院早湖畔围满了师生。伴随着一声声嘹亮的号子声,十位捕鱼师傅齐心协力,将大渔网慢慢收拢。一时之间,万鱼欢腾、水花四溅,鱼跃湖面、水美鱼肥的捕鱼场景让围观师生发出阵阵欢呼声。
只见捕鱼师傅将鱼兜用劲捞起,一尾尾鱼被捕捞上岸。不一会,岸边就整齐排列着几万斤鲜鱼,包括鲢鱼、青鱼、鳊鱼、草鱼等品种。当天总共补上来3万斤鱼,以鲢鱼和包头鱼居多,大概有6000余条。
“猜猜最重的一条有几斤?”另一边,“鱼王”竞猜活动已经开始了,工作人员从这些刚捕上来的鱼中选取目测最大的六条,并依次标序,由现场的师生竞猜每条鱼的重量,谁猜得最准谁就是鱼王霸主,还能带走最大的“鱼王”,还能获得那条鱼。“20斤?”“不止,我看这条最大的估计能有30多斤呢。”竞猜现场热火朝天,大家玩得不亦乐乎。最终,45斤重的一条包头鱼获得“鱼王”称号。
建筑学院学生麻一虹将学校捕鱼节的盛况拍下来,发在朋友圈里,收获点赞无数。她激动地说:“我的朋友们都很羡慕我们的学校的捕鱼节,之江学院就是大家口中‘别人家的学校’。我希望学校能越来越好,这个活动也能一直办下去。”
早湖捕鱼节成学院特定节日
早湖是之江学院的一个内湖,与外面的河流相通,湖水清澈。因为学院每年向早湖投放鱼苗,这里养着草鱼、青鱼、鲢鱼、胖头鱼等,这些鱼儿长得很是壮实肥美。前年,学院开展了第一届早湖捕鱼节,将所捕的鱼与全体师生分享,得到了大家的一直欢迎与好评。早湖捕鱼节,已经成了一场全院师生迎新年的特定节日。
为了丰富捕鱼节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早湖捕鱼节还设置了“家乡鱼”厨艺大赛、鱼宴分享、鱼苗放生等配套活动。
当天中午,食堂里一道道以鱼为食材的美食出锅了,酸菜鱼片、青菜鱼丸、红烧鱼块、水煮鱼片、剁椒鱼头等鱼料理新鲜美味、营养可口,师生共同享用了一餐全鱼宴,寓意年年有余。此外,学院的师生来自五湖四海,每个学院便选派队伍制作家乡特色鱼,这一桌承载着满满家乡味道的鱼宴让师生们感动不已。
捕鱼活动结束之后,早湖恢复平静,校友开始鱼苗放生,一筐筐的鱼苗流入湖中,期待来年能有好的收成。机械工程学院大四学生周立豪说:“能够吃到学校养的鱼,让我深深感受到家的文化、家的传承,很有意义。”作为大四毕业生,他也打算在毕业之后向学院捐赠鱼苗,今后让学弟学妹们也能够吃到丰盛的鱼宴,能体会到捕鱼节的快乐。
早湖文化 大学和地方共融发展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2013年,学院迁建柯桥后,结合本地文化,引用鲁迅先生的“早”字,将内湖命名为“早湖”。
自2014年五水共治开展湖域治理后,校园水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湖中鱼群梭巡,湖面野鸭成群,岸边白鹭筑巢翻飞。学院更相继环湖建成多个亲水平台和校园第三空间,是师生交流、晨读、自习、散步、思考的理想场所,早湖也成为学院一张“金名片”。
“学校举办早湖捕鱼节,不仅是一场全院师生共度的狂欢,享受丰收的喜悦,也是学院打造“早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江学院党委书记彭松波说,通过早湖捕鱼节等校园文化品牌的打造,将向社会展现“活力之江”的精神风貌,也积极发挥大学文化对柯桥地方文化发展的引领、辐射和服务功能,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地方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
当天中午,之江学院青年志愿服务队还带着鲜鱼和对联带来学校旁边的龙湖原著小区,与本地居民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传递新年的祝福。
来源:笛扬新闻原创
编辑: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