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布谷催种,放眼柯桥区的广袤田野,春耕的机声让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纲挈领地明确了下一阶段乡村振兴的任务。在我区,政策扶持、农业装备水平提高、农田非粮化整治优化,像春雷,似雨露,润泽着金色的土地,为广大“新农人”投身大农业提供了施展才干的舞台,也让柯桥农业走向现代化。
硬件提升让农业集约化经营成为可能
农业产出低,成本回收期限长,这是很大一部分“新农人”的顾虑。
一位从事农业生产多年的区农技干部分析认为,要吸引“新农人”投身农业农村,一年至少得有10多万元的预期收益,而这必须要承包100亩以上甚至更多的土地才能达到,因此,乡村振兴,解决土地问题是个关键。
而随着我区非粮化整治优化工作的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加快,农业生产取得规模效应成为可能。
2021年,福全街道龙尾山村经过非粮化整治优化的900亩农田成为种粮大户竞相投标的“香饽饽”,最终由3位种粮大户竞标成功取得土地承包权。“这其中就有年轻人前来竞标,其中连片成规模的粮田和良好的耕作条件也是吸引他们的主要原因。”龙尾山村村委副主任邵建华分析说。
据了解,近年来我区累计完成非粮化整治优化3.13万亩,清理腾退面积全市第一,而随着这些优化粮田的增加,全区粮食种植面积增幅很大。“这些被优化出来的良田成为了真正的‘粮田’。”区农业农村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解释。
在非粮化整治、优化的同时,我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也是如火如荼,农田基础设施水平正不断提升。在福全街道龙尾山村,1040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已经接近尾声,建设内容有灌排设施改造,宜机化建设,机耕路和田间道路硬化修整等。“田间作业道加宽到4米,两辆车交会绝对不会碰头,车辆直接到田头,从没有这么‘宽裕’过。”种粮大户马如意说。“光是灌溉机房,就新建了7个,还增设了农机下田坡道,大型农机下田方便多了。”龙尾山村村委副主任邵建华说。和龙尾山村一样,正在各地开展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全区增加了更多的优质农田。“去年全区完成提质改造7700亩,新建2500亩,今年计划再新建3300亩。”区农业农村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
农业机械化、智慧化为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
无人机在空中向黑土地播撒早稻种子、无人拖拉机在田里“标准化”耕耘、高标准农田的作业道平坦宽阔、大型收割机还“武装”了空调,阴雨天,烘干机在丰收季大显神威……“现在种田轻松了,机械化代替了肩扛手提的人工作业,劳动力得到了空前的解放。”一桩桩、一件件,说起这些年农机带来的农作方式转变,柯桥的“老农民”们感同身受。
柯桥区农机管理总站站长王董兴介绍,近年来,我区农业机械化推广硕果累累了,一组统计数字直观地展现了柯桥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全区种粮大户中,大中型粮食生产机械包括拖拉机、插秧机、联合收割机和烘干机的数量达到了人均6台以上,全区各种粮大户还拥有各类无人机近20台,杀虫、播种全部由无人机完成。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而机械化也给农业的规模经营提供了机遇。记者了解到,柯桥区承包面积最大的种粮农民承包土地1700多亩,承包面积在千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近年来也是不断涌现。“农业机械化、智慧化的推广和普及,为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也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王董兴表示。
“新农人”用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经营农业
信息时代,规模种粮要取得好效益,用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经营农业,是必由之路。越来越多的“新农人”走进农村发展农业,越来越多的资本加盟农村,并以强村公司经营现代企业的理念运作农业。
平心而论,许多种粮多年的“老农民”尽管有丰富的种粮经验,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随着年事增高,渐渐感到力不从心,尤其是大面积地承包种粮,更需要用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来经营农业,实现更多增值。
管理的科学化,技术的标准化,装备的自动化和信息的网络化。而在这点上,上过大学的“新农人”显然更具优势。“‘新农人’有知识积累,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但是他们也要向老一辈的种粮农民学习,学习他们刻苦耐劳的品格和热爱种粮的事业心。”区农技部门的一位老农技工作者对“新农人”提出了要求。
政策利好助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在国家确保粮食安全的政策大背景下,我区也出台相关政策对农业加大了扶持力度,为“新农人”投身农业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助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2020年、2021年,我区连续两年出台《加快推动“三农”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意见》,意见涵盖了保障优质农产品供给、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做强农业经营主体、做精特色农产品品牌、深化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和全面推动农村改革创新等六大方面,共二十五条。还对提升蔬菜、水产、麻鸭、茶叶、竹笋、干鲜果产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柯农优品”品牌培育等方面出台了奖励政策。
“从中央到地方,对种粮农民的补贴也是挺多的,这让我们看到了政府支持扶持农业的决心和方向,我们对种好粮信心更足了。”福全街道徐山村种粮大户董海清感慨。
“‘新农人’投身农业的‘天时、地利、人和’已经具备,这是一个激情创业的时代,农业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将成为‘新农人’广阔驰骋的蓝海。”许多农业工作者看到了农业生产后继有人的希望。
来源:柯桥日报
编辑:陈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