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转型启示录
2014-08-18 12:56:40
转型,是这个时代的热词。许多领域都在大谈“转型”。
外滩也正处于转型进行时,致力于打造一条金融机构集聚、环境生态的“金带”。
于是在这里,人们看到了不少重量级功能性金融机构的身影,听闻到活跃的新金融、民营金融纷至沓来的消息。而走进外滩的建筑,人们还能购物、喝咖啡、观赏多类文化艺术活动。
除了这些具象之外,外滩的转型还带来了另外一些值得阐发的思考。
有人抱怨一些所谓的“转型”牵强附会,为“转”而转,其后果是把自己转晕,迷失方向。而外滩在转型中却注意了自身资源禀赋与形势的契合。百年外滩是中国金融业的源头,也繁盛于金融业,因此,外滩在新一轮的转型中,挖掘出外滩最内核的金融文化,以此为功能定位的基础,再结合国家金融业大趋势及上海的发展需要,找准了最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
外滩转型的另一个值得“点赞”之处是在转型过程中审时度势,勇于创新。当新金融时代来临之际,外滩适时推出措施,打造金融创新试验区,既与陆家嘴金融城形成互补,又迎合了最具有爆发力的产业成长需求。
与此同时,在转型中外滩也显示出一种“分寸感”,最突出的表现是对历史的尊重,在优秀历史建筑面前保持谦卑,所以一栋栋外滩历史建筑被小心翼翼地修缮置换,在功能重塑的时候,重现历史风貌。即使是开发南外滩,延伸外滩金融岸线,也是遵循统一的规划原则,使得“老外滩是新的,新外滩是老的”。
还有一点令人感慨,即黄浦人在外滩功能转型的过程中,他们的工作方式、工作思路也在积极主动地转型。比如负责实施外滩老大楼置换的外滩投资集团数度将自己也“置换”了出去,默默从外滩的大楼迁出,办公空间缩小、办公环境变差,为的是腾出黄金空间给最需要发展的金融机构。什么样的转型才能成功?人的因素一定是第一位的。有这样的意识和行动,外滩的转型实践应当会进展得更顺利。
外滩,转而有型。时间,将进一步加以明证。
唐蓓茗
转型,是这个时代的热词。许多领域都在大谈“转型”。 外滩也正处于转型进行时,致力于打造一条金融机构集聚、环境生态的“金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