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辛苦一阵子,回头一看老样子
2014-07-31 10:52:29
与南京东路步行街百米之隔的山东中路汉口路本是一块文化之地。然而每当夜幕降临,这里却变成了混杂着油烟、喧嚣和满地垃圾的市井之地。经营炒饭、烧烤、炸鸡等无证摊贩组成的“夜市”长期盘踞于此,给临街的居民、清洁工、过往车辆带来极大困扰。
记者蹲守一个多月,向所辖城管反映后,摊贩们却打起了“游击战”,改在深夜出摊了。
堵,似乎很难堵住;疏,寸土寸金的老城区究竟能疏向哪里?这是否是个无解的难题?
喧嚣一夜,留下一地油腻
汉口路山东中路,流动摊贩长期盘踞在此,马路已经被油腻浸润得有些发黑,而这只是申城无序设摊的一个缩影。 晨报记者 殷立勤 摄
一个多月前,记者初次来到这里采访时,“夜曲”是这样奏响的:下午四点半到五点半,挑着担子卖樱桃、山竹的小贩,在汉庭快捷酒店门口蹲成一排叫卖;卖凉皮和冷面的小贩,将推车停在昔日申报馆的门口。
晚八点半过后,这些打前阵的收摊了,夜市“主力军”开始陆续登场。卖炒饭的小贩带着液化气罐,小龙虾、鱼、蛏子等海鲜接连在油锅中爆炒,散发出阵阵呛鼻的味道。炒饭、烧烤、炸鸡、水果切片、廉价服装、鞋子……十几个摊位占据了不宽的路口,喧闹会持续到每天凌晨3点。“要是城管每天晚上10点来上班就解决问题了。”一位紧邻山东中路的住户说,城管一来,摊贩们一哄而散,城管一走,又卷土重来。楼上的居民投诉过很多次,但轰不走。“每天早晨地上一层油,有时候一摊油迹要用水连续冲10分钟才行。”负责这片区域的环卫工屈师傅苦不堪言,每天早晨5点半,得先清理掉成堆的餐饮垃圾,“多的时候光这个拐角的垃圾就能装满一大垃圾桶。”等6点钟,他再打开冲水车的阀门,每天光冲洗这一小片区域就得花半小时,有时候还不得不洒点清洁剂,“地面太油了,我还看到晚上有人在这里滑倒过。”
尽管这两条路都是单行道,但经过的车辆每到这里总要慢行。附近保安介绍,他目睹过好几次轿车不慎碰到人后被人追拍车窗的纠纷。
城管突查,摆摊明显少了
在连续一个多月的采访中,记者多次向该区域的所辖城管反映问题,随后执法力度明显加强了。
李先生就住在附近,打开他家的窗户能看到山东中路上的一举一动。“现在小贩比之前少了很多,也就四五家。”李先生告诉记者,之前小贩们一过晚上9点就摆出来了,有十几家,最近半个多月要到晚上10点多才能看到他们,炒饭和烧烤摊位“出勤率”最高,一家兼卖炒饭和海鲜的排档甚至营业到深夜。
李先生说,最近城管查得严,经常晚上10点多还能看到城管车辆停在山东中路上,有时晚上11点多看不到一个摊位。最近一次的“冲摊”力度让他很是惊讶——大约在午夜时分,在山东中路汉口路这个交叉口处突然同时四面来车,堵住小贩撤离的线路。
突查让小贩们无处藏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擅打游击战的小贩们玩起猫鼠游戏。熟悉的夜排档场景仍会时不时出现,只是规模相较于一个月前明显减小,但油烟、油腻依旧。
摊贩快闪,玩起“躲猫猫”
记者发现,这十几个小贩并不是今夏加入无证摊贩的队伍,他们在山东中路上来回打游击,“根据地”换了好几次。
“年头摆得长了,互相之间都认识。”一位卖水果的女摊贩告诉记者,“我们原来不在这儿,在‘下边儿’摆,后来城管赶,就摆到‘上边儿’来了。”她所说的“下边儿”,就是山东中路南段的仁济医院门口。
记者了解到,这片夜排档最早摆在仁济医院门口,面向住院病人家属。该医院5号门的保安说:“我2005年到医院上班,他们就在这里摆摊了。一到晚上,烟熏啊、吵啊,住院的病人都来投诉。”
后来因为附近居民的投诉,夜排档挪到了福州路山东中路路口,这一带居民的噩梦开始了。“他们做烧烤,还炒螺蛳,酸的辣的烟味儿全飘进我家。”住在附近的周阿婆站在弄堂口指着头上的窗户说,“我家老房子还没法装空调,我只能关窗睡觉,去年夏天有多热啊?”
清洁工张阿姨说,排档在这里摆了几个月,天天早上一地油,直到有天凌晨,一名骑车的老年男子因地上油腻连人带车摔了一跤,爬不起来了,“警察来了把两边路都封了,叫环卫所的车来冲洗地上的油,光用水还冲不干净,就改用烧碱水冲。”
这之后,从福州路路口消失的摊主们并没“金盆洗手”,而是闪转腾挪,再度北移到了汉口路山东中路路口。
[听执法者说]
小贩都有“暗哨”,这边赶走那边冒头
“我们6月16日就启动了夏令工作,现在每天24小时巡查。”做城管十几年的黄浦城管机动中队负责人袁逸琳对记者说,他也和手下的队员们一样进行一线执法,常态化的夜间巡查确实很辛苦。据了解,汉口路山东中路这片区域归黄浦城管外滩街道中队管辖,同时,负责全区的机动中队也参与此地的巡查。
据黄浦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执法大队勤务科负责人介绍,该路口处晚上的无证设摊者是去年从仁济医院附近转移过来的,他们之前的确在医院附近存在了很多年,大多数人就租住在附近的昭通路上,“这边赶走了,又从那边冒出来。”该执法大队案件审理科负责人说,小贩们有自己的“暗哨”,对城管的行动规律比较熟悉,擅打游击。
据该执法大队介绍,整个黄浦区目前共有一线城管人员近400名,其中外滩社区中队不到30人,负责两平方公里内、50多条道路的巡查工作,再分配到不同的班次,同一个时间点上平均只有7、8名一线执法人员在道路上。晚上10点半各社区中队下班后,由大约6人组成的机动中队接岗进行夜班执勤,除了无证设摊,这6人还要负责全区所有工程施工噪音巡查,处理热线投诉,因此固守在一个点上比较困难。尽管启动夏令工作后增派了一倍的夜间执法人员并配有辅助人员,但面对夜排档较多的中心城区仍显捉襟见肘。
此外,避免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流血事件也是城管要考虑的问题。总是盯着一两个小商贩处罚,可能产生暴力抗法。该执法大队介绍说,这类事件此前曾不止一次发生。“我们要有礼有节。”袁逸琳说,他们只对违规摊贩的违章工具实施暂扣(比如烧烤架),像鸡蛋、食用油等原料并不会没收。
根除比较难,建议疏导给商贩留条出路吧
记者了解到,一般单个区域超过八九个无证摊贩,就会成为城管治理的重点区域。眼下正值夏季无证摊贩问题凸显时期,黄浦区城管已经开始实施贯穿整个夏天的专项整治行动。
具体做法是以机动中队为主力,会同公安、工商、食药监、市容等相关部门,对夜排档易发道路开展每周至少2-3次的集中整治行动;优化内部联勤,落实监管全天候,将白天执勤的部分人手调整到中班(下午两点半上岗),并视情况延长中班工作时间至夜里12点、凌晨1点左右,固定人员上夜班保持24小时不间断巡查。
但是效果如何呢?
去年全年,整个黄浦区城管实施暂扣等行政强制手段执法一共540多件,今年仅1月到5月份,这个数字就已突破了500件,执法力度在加强,但似乎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无证设摊的顽症。
记者6月10日向黄浦区城管反映汉口路山东路的夜排档问题后,城管当晚10点左右在该区域进行了突击整治,机动中队的袁逸琳也参与其中,有两名执法者在此蹲守到夜里12点多。那两天晚上,这个路口看不到此前的摊贩,冷清了很多。“处罚一次很容易,但是根除比较难。”该负责人坦言,城市里的无证设摊可以说是个顽症。“辛辛苦苦一阵子,回头看看老样子。”该执法大队案件审理科负责人说,这是很多城管面对的无奈。他认为,解决无证设摊应该疏堵结合,一方面城管联合公安、食药监等部门共同执法,同时也期望居民对城管执法的理解与配合;另一方面可以尝试在周边集贸市场等可能的区域给小商贩划出一些疏导点,留给他们一点出路。但在本就狭窄拥挤、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开辟这样的疏导点也将面临不少困难。
晨报记者 关健 徐妍斐
汉口路山东中路,流动摊贩长期盘踞在此,马路已经被油腻浸润得有些发黑,而这只是申城无序设摊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