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坪音乐会,精彩在继续
2014-10-20 15:49:02


绿油油的草坪上聚焦起欢乐的观众,夜空星光闪烁,在光影交错之间,奇幻的音乐唤醒了深藏于“80后”心中的记忆……上周六晚,一场美妙的“80后的时光机——宋思衡钢琴独奏音乐会”的开演,宣告了上海城市草坪音乐广场新一轮演出季的到来。 自今年4月19日首场演出以来,短短半年,22场上海城市草坪音乐会(包括5场第16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城市草坪音乐广场“艺术星空”系列演出)让高雅艺术以一种更轻松的方式,在大自然的环境中走近了市民。在已经拉开帷幕的第16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上海城市草坪音乐广场有5场演出,组成“艺术星空”系列。 市中心土最金贵的土地被用于公共文化建设,高雅音乐跨出了高高的门槛,徜徉在蓝天下,跳动在空气里,与芳草气息一起吹向城市的四面八方,让民众共享。城市的音乐文化活力正在迸发,草坪音乐会的故事一直在继续,一个新的城市品牌在走向成熟,上海音乐厅前的那片草坪也在成长为上海文化的新地标。 从硬地广场到“芳草地” 比起室内正襟危坐观看演出,户外草坪音乐会崇尚随意、轻松,注重与自然的交融、与城市的互动,与好友与家人的温馨相处。从柏林爱乐乐团的森林音乐会,到著名的萨尔茨堡音乐节,从美国芝加哥的拉维尼亚音乐节,到波士顿探戈坞音乐节、纽约中央公园音乐节,户外音乐会已成为国际上最为热门的演出形式之一,城市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音乐不应仅局限于音乐厅室内,更应走到户外,融入大众生活,这样的音乐生命力和感染力才会更强。上海作为一个闻名遐迩的国际化大都市,也理应拥有户外音乐会这种文化形态——“执政为民”的思想催生出了上海城市草坪音乐会。 2012年7月起,黄浦区对原位于上海音乐厅西侧的那片硬地广场进行绿化改建,至2013年11月竣工。新建成的上海城市草坪广场以5000余平方米绿意盎然的草坪为观众席,充分利用区域环境特色举办风格多样的草坪音乐会。黄浦区绿化与市容管理局、上海汇绿绿地管理有限公司对草坪精心养护管理,为草坪音乐会创造了更优越的条件。 国外很多草坪音乐会都设在郊区,而像上海那样在市中心打造草坪音乐会却实属不多见。草坪音乐广场常态化举办公益的音乐会,不仅能发挥“绿肺”的作为,还能使更多的路人,在行走中会停住脚步,接受高雅音乐的熏陶。 半年推出二十多场演出 这里是上海的核心地段,也称得上是城市的原点,在这样一片芳草地上,人们可坐甚至躺着欣赏音乐,轻松惬意。这种于天然环境中欣赏音乐的听觉体验令人耳目一新,由于地处市中心,来去交通也十分方便,所以一经问世便大受欢迎,每场演出反映都十分热烈,观众的年龄跨度从几岁的小孩到几十岁的老年人,经常还可见到推着轮椅前来欣赏音乐会的老年听众。 第一场上海城市草坪音乐会的正式演出是在雨中进行的。黄浦区政府与上海交响乐团合力打造城市草坪音乐会品牌。今年4月19日,随着著名指挥家余隆的指挥棒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上海城市音乐草坪广场上首次奏响了古典音乐,韩蓬、廖昌永、黄蒙拉等享誉国际舞台的音乐家陆续登台演出。虽然细雨蒙蒙,但观众热情不减,当演唱家黄英歌唱《我爱你中国》时,现场气氛更是达到高潮。当天,所有观众凭票进场时都领到了主办方贴心准备的雨衣,近千张白色塑料座椅摆放整齐。当穿着彩色雨衣的观众落座后,组成了绚丽的画面,秩序井然。 这之后,这片芳草地上又连续推出了20多场草坪音乐会。6月29日第三场“我的未来我的梦,好小囡城市草坪音乐会”是一台特别为孩子们准备的“音乐之声”,参与表演的有两百多名少年儿童。从乐器演奏到歌曲演唱,均由孩子们独立完成。恒源祥好小囡少儿合唱团演唱了《听话要听党的话》和《小纸船的梦》等五首歌曲,恒源祥好小囡万能双手俱乐部的谢芳洲还同时现场表演了双手书法,书写“我的未来我的梦”,表现了少年儿童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上海城市草坪音乐会上还出现过年近九旬的著名指挥家曹鹏的身影,他率领自闭症儿童乐团——天使知音沙龙,通过与上海城市青少年交响乐团的合作,用音乐感染在场的每一位孩子。当天,曹鹏自己也像个大孩子,在与上海城市交响乐团合作指挥海顿的第九十四交响乐《惊愕》时,曹鹏突然从指挥台上摔下来,惊到了在场观众。未料这是其故意为之,目的是为观众普及《惊愕》的创作背景。《惊愕》于1792年3月23日在伦敦汉诺威广场音乐厅首演,据说因为当时观众聆听演奏会时,总是一不小心就睡着了,因此海顿谱了这首曲子。演奏到第二乐章时,睡着的观众总是被这巨大的声响给吓醒,借此提醒观众不要睡着了。而曹鹏的小玩笑也让在场的观众都记住了这一乐章。 今年9月,上海城市草坪音乐广场还迎来了美国林肯爵士中心音乐会,人群伴着音乐舞动,场面热烈。草坪音乐会还为城市交响乐团、上海学生合唱团、上海春天合唱团等优秀演出团队,搭建了展示平台。 上周六晚,作为第16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城市草坪音乐广场“艺术星空”系列节目的首场演出,新崛起的最有成就的钢琴家之一、“80后”的宋思衡带来了一场最新创作的多媒体音乐会。曾代表“80后”成长阶段标志性曲目,在宋思衡的钢琴键下一一呈现。现场的多媒体光电效果,映衬着城市音乐草坪广场上的星空,多首令“80后”充满回忆的乐曲在绿地、广场间荡漾。这场属于“80后”的美妙奇幻音乐在带来欢快之余,也令听众不禁两眼润湿泛光。 公益惠民激发爱乐热情 目前,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上海城市草坪音乐会已经吸引了社会多种资源,最终让老百姓受益,这也是对公众文化的一种有益探索。草坪音乐会的票务实行公益化,提供的是惠民的公共文化服务,音乐会的免费门票由人民大舞台艺票通网站(www.epiao1616.com)公开发放,观众可通过网上实名预约,提交身份证与手机号现场取票,走进草坪音乐会。有关人士透露,半年来,通过微信与网站申领免费门票的观众络绎不绝,申城市民对音乐热情高涨,看得出上海有不少真心喜欢音乐的人士。 在第16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连续的数周内,上海城市音乐草坪广场上的演出精彩纷呈。昨天,作为国内现今唯一擅长将马头琴、口弦琴等传统蒙古族乐器与呼麦演唱完美结合的专业艺术团体,来自锡林郭勒大草原阿鲁科尔沁的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带来了交响协奏曲《最后的草原》;过两天,来自荷兰的国家芭蕾舞团将呈现芭蕾的集锦盛典; 葡萄牙阿尔马达舞蹈剧团准备了儿童字母舞蹈; 曹鹏将指挥世界著名大提琴家米沙·麦斯基与上海城市交响乐团音乐会…… 音乐是城市文化的一项指标,定期举办的上海城市草坪音乐会展现了上海文化艺术的新活力,它的影响将辐射到海内外更远的地方。 本报记者 许沁 (图-13.14) 蒋迪雯 摄
绿油油的草坪上聚焦起欢乐的观众,夜空星光闪烁,在光影交错之间,奇幻的音乐唤醒了深藏于“80后”心中的记忆……上周六晚,一场美妙的“80后的时光机——宋思衡钢琴独奏音乐会”的开演,宣告了上海城市草坪音乐广场新一轮演出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