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步——一个环卫工人的生活空间

2015-02-09 13:40:36

    王学霞左手拖着簸箕,右手拿着扫箒,在南京路步行街低头走着,不时将地上刺眼的小广告纸和烟头扫到簸箕里去。有人“嗳嗳”两声,往她停住的簸箕里扔进一团餐巾纸。

    她顺着或逆着人流,在200米长的距离内来回走着、扫着,人们聊着、走着,从她身边走过,没有什么人注意她。

    47岁的王学霞是上海欣谊环境卫生服务有限公司的一名环卫工人,负责南京路步行街一个路段。

    9:00 忙碌的早上

    早上9时,白领刚到办公室的时候,王学霞已经去弄堂一位老人家做了一个小时钟点工。和许多外地来的环卫工人一样,算着光靠扫大街挣不了几个钱,都再打一份工,把一个月的花销抵掉,心里才踏实。王学霞的丈夫在同一间公司做夜班,收建筑垃圾,白天在家附近找了一份给五金店送货的活。

    回家略微收拾一下,她赶紧翻出钱包,走去菜场买菜。附近有两个菜场,一个是宁波路的正规菜场,还有一个是弄堂里的马路菜场,王学霞更喜欢后一个,那里的菜价至少便宜三分之一。

    两手满满地回家,王学霞小心地顺着狭窄陡峭的木楼梯走上二楼,径直去了厨房。11时30分许,王学霞烧好了5个菜,米饭也煮好了。她从刚做好的菜里夹了两块肉、一点豆角放进带到班上去的塑料饭盒里,盖上盖子。又从冰箱里取出一只塑料袋,将里面的东西倒进一只碗里,那是在饭店做事的邻居昨晚带回来送给她的。她把这碗菜放进微波炉热了一下,取出来下饭。

    北京东路这间弄堂里的小屋,只有11平方米,王学霞一家四口人住着,乍一看房间里只有一张双人床,她和21岁的女儿睡,阁楼上一个铺,她丈夫和19岁的儿子睡。墙上和天花板上钉着一块块雪白的塑料泡沫,那是王学霞捡回来的广告牌。刚住进这间房时,墙皮斑驳脱落,王学霞看不下去,像蚂蚁搬家一样,把商场里不要了的广告牌一块块给捡了回来,慢慢地钉满了整个墙壁和天花板,最长的一块从地板到屋顶。墙上一块放着护肤品等杂物的搁板,是邻居装修时多出来的一块地板,她要了过来,钉在墙上凸起的一块木头上,派上了用场。搁板上两只花瓶插着假花,花也是她从商厦丢掉的东西里捡回来的。

    来上海20多年了,还住在这间斗室里,王学霞也没觉得委屈,她觉得“挺好”。租间大一点的房子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太贵,要1000多元。在她看来,不吃不喝就从口袋里掏走上千元,实在心疼,这间月租700元,她住着舒坦。夫妇俩四份工资加起来8000元左右,每个月开销2000多元,她已经觉得很高了。 

    13:00 工前例会

    吃完饭,稍微休息一会,王学霞准备去上班了。环卫分早中晚三班,她做中班,从中午1时30分做到晚上9时30分。她把装好的饭盒放进一只无纺布手提袋,和喝水用的一个大饮料瓶放在一起,另外一只无纺布袋里装了两只大塑料壶,王学霞说,那原来是装洗洁精的,她带到班上,每天到东方商厦打两壶水,带回去一家人洗脚用。

    理好东西,她换下裙子,把夹棉的蓝色工作服直接罩在羽绒服外,脚上穿的是双带绒的皮靴,她有两双皮靴,里子都带绒,不然扫地久了,脚上会冷。腰里别上环卫工具,戴好帽子,王学霞拎上东西,出门了。到弄堂里,还喊上同班的两个姐妹,很多环卫工人租在离工作地点附近的弄堂里,图来去方便。

    中午1时10分,先要到天津路上的道班房交考勤卡,今天还要开例会,例会有时候会讲讲工作上发现的问题,今天讲的是春节请假回家的事。中班几十号人坐在会议室里,班组长徐伟章坐在一头,说:“把春节请假的名单讲一讲。大家都是老工人,知道原则上春节是不建议回家的,今年经公司同意,也是‘民心工程’,适当放宽政策,早班、中班各3个名额,给回去过年。按前两天统计的名单,中班3个可以回家过年的是:

    老万2月15日-2月26日

    程艳2月10日-2月25日

    徐爱仁2月14日-2月27日

    其他提出回家的人,尽量满足,班组里尽可能安排调班。”

    往年从初一到初七没一个能回家的,徐伟章说,逢年过节不能休息,这也是招环卫工人时的一个条件,有的人因为这个就不做了。王学霞倒无所谓,她已经许多年不回家过春节了,都是另外调休回去。

    开完会,班组管理人员陈琴搬出一撂小绿本本,一个个叫名字。“每个人拿好自己的职业资格证书啊,这个有钱,每个月加50块,好不容易考出来的,搬家不要弄丢啊。”

    各人揣好自己的小绿本,打开看看,清道5级工,上面有自己的名字,个个面露喜色地去了。 

    14:00 “嗳”的称呼

    蓝色的衣服从狭窄的门道中鱼贯而出,穿过小巷,很快分散到人流中。不刻意寻找,很难看到他们,也没有人留意他们的存在,除非有垃圾要丢,或者有人用另一种方式表示记得,那就是将手中的烟头、食品包装纸或用过的纸巾往地上一扔,想着“反正有人会来扫掉”。

    王学霞先到贵州路口一个商厦外的立柱边取走了她的簸箕,这是她和早班人的约定,不用见面交接。扫箒是各人用各人的,王学霞的扫箒放在东方商厦旁边一个工作通道的楼梯口,那是她和几个伙伴寻觅到的落脚点。这个路段离道班房步行得15分钟,过去比较麻烦,按规定环卫工人又不能在路边吃饭、喝水和休息,所以他们的“隐蔽”功夫都很好,这儿找个楼洞,那儿找个缝隙,就能当个“窝”。

    路上不时能见到白花花的一片纸张,在晃动的腿脚和干净的路面中间躺着,十分刺眼。虽然还没拿到扫箒,王学霞经过时,也会习惯性地停下来,将活动的簸箕斗贴着地面放平,抬脚将纸“扫”进去,然后再往前走。路上有人“嗳、嗳”地叫了她两声,第一声她没留意,或者没以为是在叫自己,随后一个穿着时髦的老太两步走上来,略一弯腰。王学霞眼角的余兴扫到了,停下来,刚一转身时,老太已经将什么东西丢到簸箕里,转身走了。

    她也转过身,继续往前走。

    路上不时问路,王学霞总是停下手中的活,认真地指着。早先,有人问路就是冲她喊一声“嗳,外滩怎么走?”她虽然心里不舒服,可还是老老实实地回答。有一次,旁边休息的人看不过去,提醒她:“他们不尊重你,你干嘛理他。”王学霞想,也是,从此再遇到没礼貌的人,她知道也说不知道,就赌一口气。

    15:00 垃圾如雨

    来到楼道口的落脚点,王学霞找个空着的门把手,把两只袋子挂上去,取出喝水的壶,熟门熟路地到东方商厦二楼,灌了满满一大壶开水,过会休息时,这壶水差不多就能喝了。东方商厦地下室员工热饭的微波炉,王学霞和伙伴们一直借用,商厦都知道,一直默许。
    从东方商厦到华美大药房约200米的距离,是王学霞的路段,做了3年,这段路她每天来来回回不知要走多少遍,低着头都知道到了哪儿。有个伙伴说:“要问我扫这段路多长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一共有271步。”
    这段路里,哪里的垃圾有什么特点,她烂熟于胸,快到建筑物的一个角落里垃圾最多,泰康食品门口食品包装纸常有,供游客休息的石凳前,糕饼屑没一次爽约过。南京路上到了周末,街上的垃圾根本扫不过来,一遍扫过去回头,又丢得到处都是。有人说一天没环卫工人,路上有什么不能忍受的,王学霞说,南京路要是一个小时没人扫,路上得一片雪白。采访当天是星期三,地面上的垃圾也东一片西一摊没断过。
    王学霞在路上走起“弓”字形,不时将贴在地上的小广告撮起来,这是环卫工人最恨的东西,永不消失,夏天犹甚,一下雨就成了噩梦,整张贴在地上,半天撮不起来。烟头次之,塞在地砖缝里,得竖起扫箒连泥带土地扫出来。碰上口香糖,王学霞就掏出6件工具里的小铲刀给铲下来。
    扫到一只垃圾桶旁,她站住,弯下腰来查看投烟蒂的盘子满了没有,掏出铲刀,将里面的烟头铲下来,飞扬起的烟灰呛得她眯起了眼。铲好烟头,她把垃圾桶扳起来,将底部和边上掉下去的垃圾扫掉,垃圾桶扶好、复位,再取出抹布,将桶盖擦拭干净,桶盖太脏的时候,还得用上钢丝球。王学霞最讨厌的是吐在垃圾桶上的痰,现在虽然口袋里备了纸,可有时候还是擦不干净,这时候她就希望有双塑胶手套,能用水冲洗掉。
    16:00 甜甜奶茶
    累了,还没到休息时间,王学霞靠墙根站着,掏出手机看了看,打了个短短的电话。她不敢讲长,有规定环卫工人上班时间不许煲电话粥,影响工作也有损形象。也不准三五成群地扎堆聊天,有一次她晚上9时多快下班了,和几个姐妹站在一起,还被罚了钱。
    休息时间也有规定,上班时共有3次休息,每次15分钟,吃饭是半个小时。有一年夏天,王学霞实在困得不行了,坐在马路边就睡着了,正好被路过的经理发现,经理倒也体谅,知道那段时间加班多,虽然叫醒了她,却也没责罚,还说“知道你累,再睡会吧”,这话让王学霞特别感动,一直记在心里。
    今天,王学霞遇到件温暖的事。4点多时,有两个年轻女孩跑到她面前说:“你扫地辛苦了,喝杯奶茶吧!”,说着把一杯还有点烫的奶茶递到她手上。王学霞开始有点担心,还不敢喝,想想又喝了,暖暖的奶茶挺甜的。这样的事,王学霞不是第一回碰到了,圣诞节的时候有人给她送过苹果,去年夏天还有人送给她两只水蜜桃,而且是拣最大的两个给了她。最有趣的是有一次,一个男子站在一间商场门口朝她招手,她以为是公司领导,便走了过去。谁知这个男子说“我送你一床被子吧”,原来他是外地游客,刚才抽奖中了一床5公斤重的被子,又带不回去,便想到了送给环卫工人。不过,这样的事纯属偶然,伙伴们羡慕地说做了20多年都没碰上过。
    21:30 辛苦环卫
    轶闻趣事到底是少的,除了休息时间能和相邻的三四个伙伴聊上几句,王学霞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默默地低着头扫地。夜幕降临之后,风明显冷起来,不过王学霞穿了夹绒的保暖衣裤,觉得还好,只是只能戴着单帽子,耳朵感觉“快冻掉了”。前些天天气特别冷的时候,日子更难过,她们的“家”也从楼梯口搬到了一楼半。
    都说环卫工人苦,早上天不亮就得起来,晚上别人都睡了,他们还得在马路上清洁,凌晨一两时才能收工。每逢国庆、五一,更是得从早到晚地加班,第二天依然没得休,还得全员上。可吃惯了苦的王学霞和伙伴们并没觉得,一个个淳朴地笑着,回答说“还好”“没觉得”。
    他们的工资通常是城市最低工资标准或略高一点。王学霞的基本工资是1915,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是1820。除此之外,每月还有200元绩效奖,每天23元环卫补贴,做6休1,通常环卫工人舍不得休息,都选择加班,就还能拿到4天加班费。算下来,王学霞做环卫一个月收入有3000多元。但她们是临时工,上海户籍的正式工基本工资就能拿到近4000元。同工同酬的呼声虽然很高,但是环卫工人中临时工比例高,王学霞所在的公司一线环卫工人有1148个,上海户籍的只有270多人。靠行政拨款的环卫公司想提高一线工人工资,还要靠政府加大力度。
    晚上9时30分,王学霞下班了回家了,中午烧的饭就丈夫上夜班前吃过一点,她要等在鞋店里打工的儿子和女儿一起回来吃夜宵,他俩通常10时30分左右才能回来,而丈夫做夜班运建筑垃圾,时早时晚,经常要凌晨到家。一张收起来的圆桌靠墙放着,一年只有春节才打开一次,除夕一家人吃个团圆饭,吃完各自还要回岗位上忙一会,才能回家团聚。
本报记者 姜燕
 
    在人头攒动的南京路步行街上,王学霞的身影很少人会注意到(图1)   
   新民晚报1
傍晚5时,王学霞在六合路的一家商场过道口吃自带的晚饭(图2)  

新民晚报2    

摄影 杨建正 

 

 

47岁的王学霞是上海欣谊环境卫生服务有限公司的一名环卫工人,负责南京路步行街一个路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