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金融-外滩之夏系列报道特别策划(一)
2014-07-14 11:39:10
为什么是外滩
7月旅游旺季,踏入古城平遥的游客纷纷到西大街寻找中国第一家专营异地汇兑和存放款业务的票号——日升昌。这里被余秋雨封为中国金融的“乡下祖父”。
“祖父”何以生在山西?因为这里曾经是中国的一个商贸中心,腰缠万贯的晋商威风八面,元宝银两在这里大口吞吐。然而,随着晋商的没落,平遥在金融业的江湖中地位也已经化成记忆。
平遥的命运印证了一个道理:金融中心必定要以发达的经济、繁荣的商业贸易为依托,而这恰恰是外滩之所以能书写百年辉煌金融史,并且在新时代再度大放异彩的原因。
回首看,早在20世纪上半叶,外滩就享有“远东华尔街”之美誉,成为近代全球金融中心的一个标志。从远在400年前的清代初期老城厢钱庄的发源,到1897年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的开设;从上海开埠后第一家外资银行——丽如银行的进入,到外滩一带集聚了3000余家银行、洋行、华行及证券保险公司,外滩的发展,无不与金融业紧密相连,外滩一路走来的轨迹,就是一部中国金融发展史。上海人的金融生活从外滩开始,中国人的金融生活也是从外滩起步。世界的中心之一,曾经就在外滩。
今天,外滩又开启了一个重塑经典的新工程,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一城一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外滩正在延续金融之血脉,在原外滩金融街的基础上向南延伸,形成一条2.6平方公里的金融集聚带,打造有国际影响的资产管理中心、资本运作中心和金融专业服务中心。而互联网金融和民营金融创新试验区的启动,更是将外滩金融集聚带的开发建设引入“深水区”。
在历史翻开新一页之时,我们穿越时空,回首外滩过往,一起阅览外滩的金融史,会品咂出更加丰富的滋味,对于未来金融业的发展走向,也会有更清晰的思路。或许,你已经听过不少关于外滩金融的故事,但是你应该很难保证自己已经做到了穷尽。正因为外滩的金融史浩如烟海,2010年,上海市政协、黄浦区政协编撰《上海文史资料选辑——外滩金融史话》,就历时一年多,而当该书出版后,又发现了不少新的关于外滩金融的故事。所以,我们所做的这一辑 “史话”,区区八个版的容量,也只能说是展示外滩金融史的几个片段。
其实,所有的故事都不曾走远,外滩创造过辉煌的历史,人们更相信外滩会有更精彩的未来,因为外滩是中国金融血脉的历史所在、沐浴着文化;而且还因为这里的经济、商贸活动一直保持高度活跃、站在世界的潮头,是总部经济的热土,为金融的繁荣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更因为今日外滩有着比以往更充实的内心、更广博的胸怀、更坚定的决心、更脚踏实地的行动。外滩金融的未来发达之路,将更值得书写。
(唐蓓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