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外滩现代商务楼宇集群撩开面纱

2014-07-22 11:23:49

 

解放日报1

金外滩国际广场将浦江一线江景尽收眼底

  

柳友娟 制作


  外滩金融集聚带的开发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扩大外滩范围,二是与陆家嘴金融城错位互补发展。这其中之一的扩大范围,就包括南外滩区域的开发,以满足金融机构进一步发展的需要。金外滩国际广场显然已经担起了带动南外滩整体区域发展的重任,加之外滩金融中心(BFC)“让世界重回外滩”的雄心,一个崭新的南外滩已经启程。

金外滩打“外滩牌”:江景办公区域抢手

    中山南路100号,走入金外滩国际广场的大堂,一幅巨型铜壁画映入眼帘,这幅画表现的是上世纪40年代外滩地区的历史风貌,跑马场、老城厢……约一百平方米的画面一眼便给人震撼之感。作为外滩金融集聚带首栋建成投用的新建超甲级办公楼,金外滩国际广场无疑会打好“外滩牌”。
    谈起这幅画,上海金外滩(集团)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一屏告诉记者,他们查阅了很多历史材料,找到当年的老地图,根据历史一一还原,这样规格的铜壁画国内只有两幅,一幅在北京故宫,一幅就在上海外滩。
    在寸土寸金的外滩,22层的金外滩国际广场占据着绝佳地势。大楼位于外咸瓜街以东、会馆弄以南、中山南路以西、老太平弄以北,占地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米,总高度110米。这一区位将包括浦江一线江景、外滩万国建筑群、陆家嘴建筑群在内的立体景致尽收眼底。
    很自然,高楼层、对着黄浦江的办公区域最受租户的欢迎,据汪一屏透露,从去年5月开始招租到现在,大楼已签约及基本达成意向租赁面积达到约40%,按照金外滩对楼宇的设想,以及黄浦区对区域的业态规划,这其中绝大多数入驻的是大型金融类及现代服务类企业,包括中国民生投资、汇付金融、申万菱信基金、中建中汇律师事务所等,今年7月底前,将有5个层面的租户开始在新楼办公。
    汪一屏表示,身处外滩金融集聚带,要传承外滩金融历史底蕴,因此,金外滩国际广场的定位就是以全新的低碳规划,将金融、商务、商业、文化、居住多功能复合,与“陆家嘴金融城”错位发展,领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一城一带”格局。展望未来,这里将成为全球重要的资产管理、资本运作和金融服务中心。 “我们要引进契合外滩金融集聚带定位的企业,让他们在外滩落户发展。”
    据介绍,金外滩国际广场受到高端客户的欢迎还在于其高标准和完备的配套,“金融生态圈很好”。该楼宇获得了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的“LEED金级预认证”,采用中空玻璃幕墙、水环VRV空调系统+热泵式新风热回收系统、节水洁具及节能照明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等先进生态建筑技术。楼宇裙房及下沉式广场则集中设置有员工餐厅、便利店、咖啡简餐等商务配套设施,南侧还有金外滩花园社区底层商业、健身房,更有近400席充足车位,此外,还配备地铁短驳车,为入驻企业营造全能便捷的商务环境。
    可以说,金外滩国际广场“横空出世”后,不仅填补了南外滩地区高端办公楼的空白,更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据了解,金外滩国际广场的租金已与市区传统CBD区域看齐,且入住大楼的企业都在区内落税,年内即有望成为黄浦区又一幢“亿元楼”(年度税收超亿元)。
    根据外滩金融集聚带发展规划,北段,1.5公里万国建筑群延续百年金融文脉,拓展金融文化内涵,实现金融、商业、文化品质的综合提升,形成高端品牌集聚、传统和新型金融业态融合发展的经典区域;中段,十六铺地区,是项目建设重点地段,定位主要是金融资产管理和资本运营中心,未来将完成近100万平方米高档商务楼项目建设,成为体现上海城市形象和经济转型的新标志;南段,将建设成为符合现代商务办公需求的高档商务楼宇集群,成为北接老外滩、南连世博园的商务枢纽。金外滩国际广场作为中段区域最先撩开面纱的商务楼,已经担起了带动区域整体发展的重任。
    一个崭新的南外滩已经启程。业内人士预计,随着明后两年更多新楼落成,该区域的商务功能将得到进一步拓展。预计三年内,从外滩新开河路到东门路近1公里的滨江岸线上,先后将建成外滩国际金融中心、SO-HO中国外滩,以及十幢甲级写字楼、近70万平方米体量的商业和办公面积,加上原有的久事大厦、新改建的绿城黄浦8号,这一地区将成为黄浦区总部经济发展新的集聚区。

BFC打造“城市国际会客厅”

    “世界,重回外滩”,这是外滩金融中心(BFC)最近打出的煽情口号。
    新崛起的南外滩现代商务楼宇集群中,复星集团旗下的BFC项目进展令人关注。日前,在外滩国际金融峰会上,BFC总裁吴洋坐下来面对媒体时,并不急着说项目,而是从记忆、历史与文化说起。
    “我小时候生活在上海,然后离开,现在又回来。”吴洋清晰地记得,5岁时,父亲带着他从十六铺码头上船,沿着长江而上到达重庆。“那时,从十六铺坐船还可以到大连,现在上海的年轻人可能根本不知道。”
    “外滩应该是人们能够经常欣赏、回味、停留的地方。”吴洋表示,“作为外滩金融集聚带的核心载体,BFC定位为‘城市国际会客厅’,希望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能在外滩欣赏百年建筑群、欣赏这么多年改革的变化之后,有一个大的‘客厅’让脚步稍歇和停留。”具体来说,BFC将包括几大功能的集聚,面对金融服务类、互联网金融企业的金融总部办公、企业会馆,为金融集聚带服务;面对广大消费者的购物广场,满足一站式消费目的,为市民服务;面对年轻群体感官体验的需求,打造一个综合的艺术中心,供艺术展览、文化交流、品牌展示等等。“BFC作为外滩金融集聚带中的核心金融载体,其写字楼将形成包括直接金融中心、互联网金融中心和创新金融中心为主体,汇集财富管理中心、私人银行总部等一系列直接金融平台,与外滩金融创新实验区的定位高度融合。”吴洋说。
    BFC整个项目的总投资约170亿元。目前19万平方米的写字楼部分正面向跨国公司进行招租,已经谈了80多组客户,其中30%的客户接近签约,主要定位于跨国公司职能总部,比如与金融领域相关的跨国企业。“目前主要还是出租,将来可能也会拿出部分出售。”同时,购物中心的招商工作已进入预热阶段,先后接待了110组意向客户,其中大多数国际品牌及目标客户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意愿,30%客户只差“最后一笔”。
    “未来将有20%从来没有进入过上海市场的餐饮品牌,米其林星级餐厅也将登陆BFC,”吴洋告诉记者,此外还有国际品牌博物馆及概念店,时尚购物中心,以及具有艺术中心、露天舞台等文化功能配套,希望打造各种业态聚合、满足一站式消费的金融和消费广场。
    对于外界关心的项目进度,吴洋透露,外滩金融中心将于今年8月结构封顶,2015年完成交付,2016年上半年对外开放。

                                                               本报记者 陆绮雯

 外滩金融集聚带建设大事记(2009年至2013年)
《解放日报》 2014-7-21  周一刊-13版

2009年

    2月4日黄浦区政府召开外滩源项目现场推进会。
    4月10日中共黄浦区委、黄浦区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外滩金融集聚带功能深化研究终期成果汇报。
    4月11日黄浦区政府、解放日报社共同举办“服务上海‘两个中心’战略,推进外滩金融集聚带建设座谈会”,并推出深化外滩金融集聚带建设,创新外滩金融开发模式,加快外滩高端商务楼宇建设等十大举措。
    6月3日由市金融办、伦敦金融城和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共同举办的“上海——伦敦金融城”高端圆桌对话在外滩3号举行。
    6月22日黄浦区领导听取《外滩金融集聚带城市设计》初步成果汇报。
    7月3日黄浦区召开加快推进外滩金融集聚带建设大会。
    7月8日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国际航运金融中心在外滩中国银行大楼宣布成立。
    7月24日中共黄浦区委印发《黄浦区关于服务上海“两个中心”战略,加快推进外滩金融集聚带建设的实施意见》。
    7月30日上海黄浦豫园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揭牌,黄浦首家小额贷款企业设立。
    10月11日黄浦区政府、上海市联合产权交易所和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共同举办 “2009科技金融创新论坛”。
    10月16日2009上海国际股权投资论坛在黄浦区举行。
    10月28日上海外滩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举行成立仪式。
    11月17日黄浦检察院金融犯罪案件检察科及外滩金融检察工作室正式成立。
    11月28日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清算所)在黄浦区正式成立。
    12月7日黄浦区举行“外滩金融传承与创新——2009两岸三地金融论坛”。
    12月25日外滩金融集聚带新建甲级商务楼项目——“金外滩国际广场”举行奠基仪式。

2010年

    2月1日黄浦区出让8-1地块,用于建设“外滩国际金融中心”。
    3月23日上海市政府举行外滩综合改造工程全面竣工新闻发布会。
    3月28日上海外滩综合改造工程竣工仪式在外滩滨水平台举行。
    5月15日“外滩金融牛”在外滩金融广场正式落座。
    6月13日上海市规划土地局和黄浦区政府召开《外滩金融集聚带建设规划》成果汇报及后续工作座谈会。
    7月8日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国际航运金融服务中心周年庆典在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营业部举行。
    7月15日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市浦江办、黄浦区政府联合主办“外滩金融集聚带规划”研讨会。
    7月28日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举行成立仪式。
    9月21日“中国经济转型与股权投资”——2010上海国际股权投资论坛举行。
    9月29日农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和中国农业银行私人银行部在黄浦区成立。
    11月2日黄浦区与上海市浦江办在外滩源联合举行 《南外滩滨水区综合开发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11月23日金融家俱乐部揭牌仪式在外滩源举行。

2011年

    1月6日举行《上海文史资料选辑——外滩金融史话》首发式。
    1月23日盛京银行上海分行举行开业庆典。
    3月16日 黄浦区举行163地块项目奠基仪式。
    6月8日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府召开撤销黄浦区、卢湾区建制,建立新的黄浦区工作大会。
    7月4日上海外滩滨江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成立,南外滩滨水区综合开发进入实质性启动。
    7月14日上海新金融研究院成立。
    8月4日2011“外滩金融法律论坛”举行。
    8月31日弘毅投资上海地区总部即外资基金地区管理总部成立。
    10月25日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外汇黄金投资中心在中山东一路23号揭牌。
    12月17日沪港金融圆桌内部研讨会在黄浦区举办。

2012年

    3月20日中国银行成立旧址交接仪式在黄浦区汉口路50号举行。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政府副市长屠光绍,时任中国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肖钢出席。
    4月26日黄浦区与上海金融业联合会签署合作协议。
    5月23日黄浦区政府与建设银行上海分行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5月30日黄浦区政府和上海黄金交易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9月11日黄浦区政府与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9月19日黄浦区政府和上海银行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10月10日由上海金融业联合会、中国社会科学院、黄浦区政府三方共同发起的学术平台——“金融时代”品牌举行成立仪式。
    11月1日2012“外滩金融法律论坛”举行。
    11月20日弘毅投资在外滩源哈密大楼的办公住所正式启用。
    11月23日由黄浦区政府、上海市国际股权投资基金协会、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共同举办的“外滩金融·2012上海国际股权投资论坛”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吴晓灵,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政府副市长屠光绍出席论坛。
    11月28日 黄浦区出让外滩594、596地块,上海外滩滨江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与太平洋财产保险联合体中标,用于建设金融机构总部。

2013年

    3月29日黄浦区政府与交通银行上海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5月31日黄浦区政府和上海爱建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6月2日首届外滩国际金融峰会在黄浦区举行。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上海市政府市长杨雄会见嘉宾代表,全国工商联名誉主席黄孟复、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屠光绍等领导出席峰会。
    6月25日黄浦区政府与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7月20日黄浦区政府召开新闻通气会,正式发布《黄浦区关于建设外滩金融创新试验区十大举措》。
    9月7日黄浦区发布外滩金融创新试验区46条细则,并成立“中国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中国民营金融研究中心”。
    11月6日国内首家由保监委批准设立的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11月11日2013 “外滩金融法律论坛”举行。
    11月20日由上海市台联、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和黄浦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沪台租赁业合作与发展交流座谈在黄浦区举行。
    12月11日由上海市国际股权投资基金协会、黄浦区政府、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共同举办的“外滩金融·上海国际股权投资论坛”在黄浦区举行。
    12月13日 “2013年中国融资租赁年会”在黄浦区举行。
    12月17日“合作、发展、共赢”——“上市公司黄浦行”活动暨上海上市公司协会、黄浦海外联谊会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举行。
    12月26日我国第一家专业性航运保险社团组织——上海航运保险协会在黄浦区正式揭牌成立,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屠光绍,中国保监会纪委书记、党委委员陈新权等领导出席成立仪式。
    12月27日中山南路地下通道工程举行启动仪式。

                                             资料来源:《上海外滩新金融发展报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