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长廊】汇中饭店
2014-07-14 13:41:17
汇中饭店 中山东一路19号、南京东路23号。外滩建筑群之一,今名和平饭店南楼。
基地原为中央饭店,19世纪50年代建,英国式3层楼宇,改组成立汇中饭店时拆建。香港上海饭店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英商祥泰洋行司高脱(&.W.Scott)设计,华商王发记营造厂承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动工,三十四年建成。占地面积2010平方米,建筑面积10501平方米。砖木混合结构。6层,标高30米。文艺复兴式。东、北双主立面,其东立面上,白砖清水外墙,镶红砖腰线,红白相映,鲜艳醒目。内装修十分精致,雕花楼梯扶手,柚木护壁、石膏饰花的平顶和最时新的转门,屋顶原有花园、亭子,1914年火灾后未再建。
汇中饭店为清末民初上海最高级饭店之一,清宣统元年(1909)2月万国禁烟会、辛亥上海光复后欢迎孙中山回国就任临时大总统大会等均假此举行。1941年12月至1945年9月期间为侵华日军占用。1952年起由市建工局使用,1965年改为和平饭店南楼,今美国花旗银行上海分行、荷兰银行上海分行在此入驻。1989年9月25日,和平饭店南楼以优秀近代建筑列入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随外滩建筑群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链接】
世界第一次国际禁毒大会——万国禁烟会
(黄浦区档案馆提供资料)
鸦片战争后,毒品大量涌入中国。1906年清政府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禁烟运动,国内鸦片产量和烟民人数均有所下降,为世界各国瞩目。由于租界当局公然颁发经营烟馆的许可证并收取税款,单凭清政府的力量很难彻底肃清烟毒,需有关各国的协助来共同绝禁鸦片。当时上海的禁烟态势是当时国际禁烟形势的缩影。
20世纪初,东南亚一带鸦片泛滥成灾,为调查远东的鸦片问题,讨论禁烟事宜,由美国发起、中国承办的“万国禁烟大会”于1909年2月1~26日在上海举行,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禁止鸦片毒品的国际多边会议。会场设在黄浦江畔的汇中饭店(今和平饭店南楼),来自中、美、英、法、德、俄、日等13个国家41名派代表齐聚一堂,共商禁烟大计。
在开幕式上,两江总督端方代表中国政府致辞,表明禁烟的诚意,同时要求各国协助中国政府实行禁烟。端方呼吁“禁种、禁卖、禁食”,“早日禁绝,为世界之幸福”。大会通过了9款决议案,主要内容是:各国在本境或属地内逐渐推行禁吸鸦片的法令,将作医用以外的鸦片视为禁品,防止鸦片运往禁烟之国,禁止制售吗啡,在中国的居留地和租界内禁烟等。这些决议案虽然还不具有严格的世界公约性质,但表明了各国政府和人民消灭危害人类的鸦片毒品的共识和决心。
以这次会议为起点,国际禁烟禁毒活动逐步发展壮大,1912年通过了具备法律效用的《海牙禁烟公约》。为了让后人铭记这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国际会议,经联合国提议,国家禁毒委员会于1996年在和平饭店南楼万国禁烟会议原址立牌以志纪念。
中山东一路19号、南京东路23号。外滩建筑群之一,今名和平饭店南楼。 基地原为中央饭店,19世纪50年代建,英国式3层楼宇,改组成立汇中饭店时拆建。香港上海饭店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英商祥泰洋行司高脱(&.W.Scott)设计,华商王发记营造厂承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动工,三十四年建成。占地面积2010平方米,建筑面积10501平方米。砖木混合结构。6层,标高3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