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角度 一个梦想 一卷最美上海画册|大唐视点
2014-11-12 16:07:05
一百五十多个昼夜在寂寞中守候……一幅幅大气磅礴、气吞虹霓的上海最美景色在他相机中定格,代表上海城市名片的精美佳作在他追求中升华。
▍图:钱卫忠/文:唐士龙
摄影家钱卫忠先生对摄影艺术的执着和追求,让许多熟悉他的人都非常敬佩。
多年前,由于在拍摄上海重大活动中相遇,又同样热爱摄影的原因,我俩一见如故。从经常在一起交往中得知,十多年前,他师从上海摄影名家欧阳鹤先生。
平时言语不多的他,一谈到摄影,就会娓娓而谈,并有自已独到的见解和追求。
▲《浦江两岸》(现悬挂于市政府外宾会见厅)
其中有一件事让我记忆尤深。他为了拍好被称之谓“黄山归来不朝岳”的秀美黄山,那年春节期间,专程从上海坐火车去合肥,拜访中国摄影家协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著名黄山摄影大师袁廉民老先生,拜师学艺之真情,让80岁高龄的袁老先生为之动容。从中可见他对摄影艺术的执着追求。
作为一名上海摄影家,他始终有一个梦想,拍摄出反映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的名片,展示日新月异的上海。2011年的仲夏时节,他在中信广场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开始了追梦旅程。中信广场,作为上海北外滩新地标,55层、228米的高度,让上海的最美景观: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浦东陆家嘴金融建筑群、外滩万国建筑群、苏州河畔尽收眼底,是记录上海这座城市变化的绝佳位置。
在中信广场上,晨昏日暮,春夏秋冬,或云或雾,或晴或雨,他都在默默的坚守,追寻着自己的梦想。为了追求高品质影像,在他夫人的极力支持下,添置了近四十万元的中画幅哈苏数码后背,使他的创作如虎添翼。风光摄影,天气是头等重要。在一次次的无功而返中,他使用气象云图和实际经验相结合,摸索出上海的天气和黄浦江上小气候的变化特点。
四年时间里,一百五十多个昼夜在寂寞中守候。苍天有眼,天道酬勤。一幅幅大气磅礴、气吞虹霓的上海最美景色在他相机中定格,代表上海城市名片的精美佳作在他追求中升华。在这些照片背后,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有一年深秋时节,那天夜晚是上海近年来少有的拍摄星轨好天气。由于劳累,他发髙烧近39度,但遇上这样的绝佳天气,还是坚持登上中信广场顶上,从晚上23点拍摄到凌晨3点。夫人小王不放心,陪他一同来到现场,包里带上了医保卡,隨时准备去医院给他掛急诊。此事虽然过去多年,但给我的印象却非常深刻。
夜已深,我忽然想起李娜所言:成功就是要象傻子一样去坚持。钱卫忠先生就是用常人难以理解的坚持,为自己也为我们这座城市追寻着梦想。当今社会,浮躁的心态造成半途而废、虎头蛇尾、见异思迁的现象比比皆是,其实,是对自己也是对社会是一种无情的伤害。坚持也许是一种态度,坚持更是一份责任和担纲。在中国,我们不缺少高原,缺少的是高峰…
(《大唐视点》每周三刊载)
一百五十多个昼夜在寂寞中守候……一幅幅大气磅礴、气吞虹霓的上海最美景色在他相机中定格,代表上海城市名片的精美佳作在他追求中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