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八年抗战中国第一个光复的县城

2015-09-02 17:50:19

 



腾冲——八年抗战中国第一个光复的县城

 

图/文:唐士龙


明天就是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天安门广场将举行隆重的阅兵式,纪念这一伟大的时刻。回顾这场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胜利,那是无数中华儿女用鲜血和生命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节。




在这个胜利的时刻,让我想起在中国抗战史上极为惨烈的滇西抗战。当年日本为了切断国际援华物资的唯一通道——滇缅公路,从东南亚反抄中国的大后方,企图攻占云南、威胁重庆,迫使中国就范。历史将中国滇西的一个边陲小城腾冲推上了舞台。


 

 

腾冲,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中国抗战时的重要生命线——滇缅公路,它的北线紧挨着腾冲向西延伸,到达緬北密支那后就和中印公路接通。控制住腾冲城就等于控制了这两条运输大动脉,也意味着控制了滇西的全局。 日军占领腾冲城后又在城墙上修筑起了永久性工事和防御设施。困守腾冲城的是日军148联队,联队长藏重康美大佐希望凭借山岭、大河的地理优势,并以高大的城墙为依托守住腾冲城。


 

 

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以6个师的兵力强渡怒江天险,向侵占滇西战略要塞腾冲达两年之久的日军发起全面攻击。为了打通滇缅公路 ,中国远征军苦战127昼夜,以近万阵亡的代价,全歼日本守军6000余人,这也是日本人叫做“玉碎战”的地方。“玉碎战”,说白了,就是日军在战斗中被全部消灭。日军在二战的亚洲战场,自认为有三次“玉碎战”,除腾冲战役外,还有滇西的松山战役和缅北的密支那战役,三次都是被中国远征军全歼。腾冲也成为当时中国1960个县城中第一个光复的县城。腾冲,因在抗战史上数个第一而名垂青史。

 

 

 

腾冲之战的胜利,有力地促进了滇缅战场的胜利,在中国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指挥这场战役的就是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总司令霍揆彰将军。霍揆彰短暂的一生虽然留给后人褒贬不一的评说。不管怎样,他指挥的“腾冲之战”却为他的人生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腾冲之战”是抗战8年中,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第一次大规模向日军主动进攻,也是仅有这次大战驱敌于国门之外。

正如美国战地记者在中国远征军会师庆典的新闻稿所说:“滇缅战役是空前绝后的浴血战斗;中国军队显示出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我曾两次到过腾冲,火山、热海、古镇让游人印象深刻。而在腾冲,最令我难忘的,当属国殇墓园。那里安息着9187个(9168名远征军+19名盟军)英灵,记载着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在战役结束后,辞去国民政府委员兼云贵监察使的国民党元老、爱国人士李根源老先生,倡议兴建陵园以祭悼阵亡将士。此后在印度华侨的援助下开始修建墓园,于1945年7月7日正式落成。李根源根据《楚辞》中的“国殇”一篇,为之起名为“国殇墓园”。




墓园位于腾冲县城西南1公里的小团坡,烈士塔建在坡顶,塔身刻有“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攻克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字样。特别是墓园中蒋中正签发的布告碑文,要求“按时举行祀典及随时放任瞻仰,不得擅自驻兵及移作别用”。虽然没有严格的统计,但可以估计这是蒋委员长在大陆有效期最长、也是执行得最好的命令。





岁月沧桑,逝者如斯。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中国社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岁月并没有抹去侵略者的罪孽,更不能忘记抗日军民勇赴国难、视死如归的悲壮!今天,当我们打开历史的尘封,并把它们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它是历史的见证,是对后世子孙最好的、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文中老照片来源自网络)

 

腾冲——八年抗战中国第一个光复的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