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书评】闲适读《繁花》就像听人“嘎三胡”

2014-08-06 15:34:16

读书

‖《繁花》是一本闲书,适合看白相,就像听作家在谈山海经嘎三胡。说书味道浓噱头足。作家金宇澄好比是写小说的周立波,不!还远胜于周立波,一些章节段落简直可以直接上台演出脱口秀。不像有的作家肚皮里没有货色,一大茶杯开水只有几粒麦乳精,调一调,淡刮刮,一点没味道。——花剑

  《繁花》是一本闲书,适合看白相,就像听作家在谈山海经嘎三胡,海阔天空,市井习俗,陈年旧事,新潮时尚,不经意间信手拈来,展现了上海社会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演化,描绘了市民社会的种种生活场景。

        更由于作家在叙述中插入了大量的历史故事、民间习俗、风土人情,增强了细节效果。说实话,我不得不为作家丰富的知识和阅历所折服,钦佩他敏感的观察力、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力。 

        作品的内涵非常丰富,蕴含大量的各类文化知识,或借助书中人物之口或穿插在叙述中,传递给读者,使读者获得收益和启发。作品对邮票与集邮市场、花草与花草摊贩、航模和航模商店、上海新式里弄与石库门建筑的结构、普通市民习武强身的习俗、个体户的经营技巧等等都有涉及,并对其中的规律和门道都有归纳和揭示,不像有的作家肚皮里没有货色,一大茶杯开水只有几粒麦乳精,调一调,淡刮刮,一点没味道。

    说书味道浓噱头足。作家金宇澄好比是写小说的周立波,不!还远胜于周立波,一些章节段落简直可以直接上台演出脱口秀。 

    上海方言的运用大部分精确精当精彩,譬如写到“后来,梅瑞靠定了沪生,粘了一个半钟头”,相当精妙,既符合上海人的语言习惯,又形象传神;阿宝对汪小姐说,“对不起,有一位大领导,最近发了条头”,发条头即作指示提要求;把人体的某一器官称之为“家生”等等,一派鲜活的原生态的上海语言! 但是书中将上海方言转化为书面语言还有不少需要仔细斟酌之处。

  不过,我也要提一个疑问,《繁花》作者拿奖拿到手酸,至于伐?写了这样一本书,竟然拿奖拿到手酸,我感到有点奇怪,不知这是小说乃至文学的幸事或是悲哀!这是一部读者特别是上海读者喜欢的作品,是很有特点的作品,这不假,但是否就是经典之作了呢?从作品本身看,是否就到了“拿奖拿到手酸”的高度了呢?

        我感到畅销不一定就是优秀。得到一些奖也极其正常,但什么样的奖都能获得,拿奖拿到手酸,这就成问题了。其实,这也不关作家的事,是人家评他的,又不是他自己评的。话要说回来,评委是这样的水平嘛,金澄宇拿奖拿到手酸,倒也理所当然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