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范有戏】沪剧《芦荡火种》著名京剧样板戏的沪语版本
2014-09-25 18:06:52
这是一出家喻户晓的沪剧,著名京剧样板戏《沙家浜》由此改编。《沙家浜》中“智斗”一折可以说人人都会哼几句,而《芦荡火种》中的“智斗”同样精彩。
▍文:范沁毅
剧情简介:
《芦荡火种》剧本写1939年秋,新四军转战江南,某部奉命转移,把掩护18个伤病员的任务交给了公开身份为春来茶馆老板娘的地下交通员阿庆嫂。她与当地群众把伤病员隐藏在阳澄湖中的芦苇荡里。日寇久寻不得,乃把搜索任务交给当时已暗中投敌的“忠义救国军”司令胡传奎和教官刁德一。刁是个特务,他怀疑伤病员为阿庆嫂所藏。阿庆嫂巧妙应付,使刁的计谋未能得逞。刁下令封锁港口,妄图以此困死伤病员。县委负责人陈天民假扮郎中,来茶馆传达县委指示,在药方上暗示阿庆嫂设法把伤病员转移至红石村。伤病员在红石村恢复健康,重新武装。此时胡传奎公开投敌,与日寇翻译之妹结婚。阿庆嫂身入虎穴,假作贺喜,引游击队假扮的戏班、小堂名大闹喜堂,围歼了敌人。
推荐理由一:《沙家浜》由此改编 阳澄湖名扬天下
这是一出家喻户晓的沪剧,著名京剧样板戏《沙家浜》由此改编。人们了解阳澄湖,其实最早不是因为大闸蟹,而是这出传遍大江南北的样板戏。虽然《沙家浜》进行了许多改变,但浓郁的江南水乡氛围,极富传奇色彩的芦苇荡斗争,以原汁原味的沪语形式加以表现,格外吸引戏迷的眼球。
推荐理由二:沪语版“智斗”,同样精彩。
《沙家浜》中“智斗”一折可以说人人都会哼几句,而《芦荡火种》中的“智斗”同样精彩。无论唱腔,做工,还是场面调度,沪语版的智斗一点不逊色于京剧版本。熟悉《沙家浜》的戏迷如果没有看过《芦荡火种》,那只能说是一种遗憾了。
推荐理由三:“阿庆嫂”形象更加突出,许多唱段脍炙人口。
沪剧原版与样板戏最大的不同是以阿庆嫂为中心,把阿庆嫂机智灵活、不卑不亢的性格塑造得栩栩如生,使其泼辣与圆滑共具,机警与沉着同兼。另外,铁骨铮铮的沙老太、临危不乱的陈天民、善于斗争的郭建光、阴险狡猾的刁德一及草包司令胡传奎等角色无一不闪烁出个性的光彩。具有样板戏情节的朋友可以去感受一下该剧,品味不一样的革命斗争风采。
(《小范有戏》每周四刊载)
这是一出家喻户晓的沪剧,著名京剧样板戏《沙家浜》由此改编。《沙家浜》中“智斗”一折可以说人人都会哼几句,而《芦荡火种》中的“智斗”同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