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浪荡子》丨旧上海纸醉金迷 纨绔子浴火重生
2015-04-24 16:12:01
越剧《浪荡子》
旧上海纸醉金迷 纨绔子浴火重生
编辑/范沁毅
剧情简介:
旧上海,青年教员金育青与李萍情投意合结为夫妇,后育青受纨绔子王波儿引诱蜕变,沉湎于荡妇杨柳丝的艳窟里,赌牌、酗酒、吸鸦片直到床头金尽,被一脚踢开。此时,李萍为供养公公和抚养女儿小青,当了女佣。一天夜里,家中失火,育青拖着沉重的脚步归来,见在瓦砾堆中哭泣的小青,只好带她在芦苇棚内安家,靠拾垃圾、乞讨度日。小青生病,育青为买药抢了一个从当铺中出来的女子的钱,不料她正是为给公公买药当掉衣服的李萍,育青羞愧无颜,徘徊在黄浦江边,回忆往事,悔恨交加,欲跳江自杀,巧遇朋友朱复华,引他走上了正路。
推荐理由一:演员本色出演 时装剧走红上海滩
1947年4月8日,《浪荡子》由芳华越剧团首演于上海九星大戏院。这一天,众多越剧迷们在舞台上极为罕见地看到了尹桂芳、竺水招等“大腕”身穿与他们相同的生活装本色出演,灯红酒绿的背景就是他们异常熟悉的上海滩。很快,这出“时装剧”走红了大街小巷,越剧“新戏”的魅力点燃了戏迷的热情,“劝君莫学浪荡子”一度成为了上海滩的“摩登”词汇。
推荐理由二:针砭时弊反映现实,警示年轻人远离诱惑。
《浪荡子》反映了十里洋场奢靡腐败之风,展现了“钱色交易”对年轻人的巨大诱惑,告诫年轻人远离黄赌毒,对时局的剖析一针见血,对人性的描述涉及灵魂深处,在许多观众身上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当时的演出说明中这样写道:“是剧能告诉我们的:是一个人在花花世界里被卷入堕落旋涡的过程”,“你们看了此剧感到有所警惕吗?”《浪荡子》演出后反响强烈,连演1个月,每日两场,场场客满。
推荐理由三:“叹钟点”一折,于无声处振聋发聩。
1979年,在上海万人争看的尹派演唱会上,尹小芳演唱了《浪荡子》中的“叹钟点”一折, 令无数老上海戏迷回忆起了当时的盛况,忍不住热泪盈眶,掌声如雷。“叹钟点”是悔恨交加的金育青在轻生前回忆过去的唱段,长达116句,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行腔间速度变化频繁,松紧有致、对比鲜明。气口运用灵活多变,感情表现细腻,犹如同观众娓娓而谈,是尹派唱腔的代表作之一。
越剧《浪荡子》 旧上海纸醉金迷 纨绔子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