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范有戏丨京剧《天女散花》 菩萨飞天 看戏曲如何表现佛家妙境
2015-08-04 09:56:17
京剧《天女散花》
菩萨飞天 看戏曲如何表现佛家妙境
范沁毅
剧情简介:
西天如来佛放开慧眼,遥知维摩居士在毗耶离城现身说法,不幸染病,遂命文殊师利率领诸菩萨、众弟子前往问疾,借聆妙法。又命伽蓝往众香国传法旨,派总领群花天女到维摩处散花,以测验诸菩萨、众弟子是否练习。天女率领花奴,携带满贮仙卉之宝篮,乘风驭气而来,历遍大千世界,赏尽天地美景。及至,维摩正参禅说法,言己病皆因大悲而起,众生病则己亦病,以示菩萨与众生如骨肉之情。天女至,倾篮散花,顿成五彩缤纷万紫千红之境。散毕,回归复命。
推荐理由一:大师插上想象翅膀,开神话歌舞戏曲先河。
这是一出梅兰芳大师最富想象力的代表作品,它的出现开创了戏曲古装神话歌舞剧的先河,也为梅派艺术成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奠定了基础。该剧首演于1917年,全场没有任何矛盾冲突,也没有任何高科技玄幻手段,全靠大师实打实的演技表现了一个佛教中的经典故事,变身成为了一个宝相庄严的佛国菩萨。梅大师当年在敦煌飞天壁画前苦思天女演绎手段的故事,至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戏曲演员开拓创新,突破自我。
推荐理由二:典出佛教经典故事,宗教色彩浓郁。
“天女散花”是一个佛教故事。其中说到的维摩居士,全名叫维摩诘。他是早期佛教的著名居士、在家菩萨,意译为净名、无垢尘,意思是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据说他是古印度一个叫“毗舍离”的地方的富翁,家有万贯,奴婢成群。但是他勤于攻读,虔诚修行,能够处相而不住相,对境而不生境,得圣果成就,被称为菩萨。“天女散花”原指通过散花以试菩萨和声闻弟子的道行,花至菩萨身上即落去,至弟子身上便不落。后多形容抛洒东西或大雪纷飞的样子。对佛学有研究的朋友通过欣赏该剧或能有所感悟,体会不一样的收获。
推荐理由三:“云路”一折创新歌舞身段,丰富戏曲表现手法。
由于演出时代久远,表现手法艰深,佛教意境很难把握,《天女散花》全剧如今已经少有演绎。现在的演员表演该戏一般都只演“云路”一折。“云路”是《天女散花》中最主要的一个单人歌舞场面。梅大师参考敦煌的各种“飞天”画像,把“飞天”的各种形象运用到剧中天女身上。为了把画中的“飞天”御风而行时,身上的带子被天风吹得飘飘然的形象表现在舞台上,他把天女服装的水袖取消,改用两条长绸,用武戏的基本功,把长绸抖动起来,舞成各种艺术形态。同时用不同唱腔配合表演。他创造的边唱边舞的“长绸舞”不但更好地烘托了天女御风而行的美妙形象,也为京剧艺术增添了新的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