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摄影·人在旅途 丨 民俗采风细节取胜 有舍有得修炼成片
2015-03-27 16:48:17
星摄影·人在旅途
民俗采风细节取胜 有舍有得修炼成片
王鹤春
王鹤春,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上海十佳摄影师,国家一级摄影技师。由于早年长期在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工作,耳濡目染,沉淀了艺术修养,感悟了摄影的真谛。在之后长年的民俗采风中,不仅视角独特,而且善于用特写说话。在这次春节赣南采风中,将摄影的这一理念运用得淋漓精致,博得了业内人士的高度赞赏。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一一石上增坊桥帮灯,是用200年串起的客家春节风情。桥帮灯是由一块块长木板连接而成,每块上面扎有十盏灯由白纸或红纸糊墙,内插蜡烛,纸墙上贴有红红的剪纸图案,㝢意幸福安康,吉祥如意…
田头镇"抬古史"在正月十二至十五进行,已经有480年历史,扮装的内容为历史事件和民间传说,十二名小孩坐在小轿内,有四人抬,四人保护互相换班,并配备一堂西皮锣鼓,队伍前后各配3把三眼铳,三铳齐响,俗称"打九子炮"。抬古事队伍路过的街道、村庄鞭炮响个不停、方圆百里都有人前去参观…
在江西赣州宁都县石上镇,当地客家人把添丁杀鸡祭礼的方式叫“割鸡”,平添一份雅称而充满敬畏的探寻。据悉,当地的这种客家民俗“割鸡担灯”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农历正月十四到十五这两天,石上镇石上村添丁人家(头年生了孩子的人家),会赶来诸如七大姨八大姑的长辈们,前有龙开路后有马灯,扛来一串串缠满红鞭炮的竹竽,老老少少入列祠堂祭礼三拜,去放“添丁炮”、再到汉帝庙内,割鸡放血,以敬神位;然后前呼后拥着点燃的“担灯”,一路鞭炮唢呐吹吹打打巡游村子。
这村子里的“担灯”鲜艳夺目,非常特别,在一杆长约二米的木棒上,挂有六只椭圆形的红灯笼,巧制精美,上有喜字,村民说,6盏灯是因为这村子李姓家族6兄弟,六口祠堂,象征人丁兴旺、家族团结、家和友爱寓意;此时的石上村,处处鞭炮,鼓乐,整个村子处于一片欢乐的海洋之中。
王鹤春,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上海十佳摄影师,国家一级摄影技师。由于早年长期在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工作,耳濡目染,沉淀了艺术修养,感悟了摄影的真谛。在之后长年的民俗采风中,不仅视角独特,而且善于用特写说话。在这次春节赣南采风中,将摄影的这一理念运用得淋漓精致,博得了业内人士的高度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