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摄影·人在旅途丨 西行印度纪实(三)
2015-04-15 16:24:46
星摄影·人在旅途
西行印度纪实(三)
Sherry
Sherry 一个陌生的名字,初见于星光门口出发的大巴门前,一路旅程,寥寥数语。印象里,挺文静的一个女孩,时过影淡,归来的皖南回味里,S,只是全景里的遗忘。 再见Sherry 是在通读“星摄影---西行印度纪实”里,随笔西行,S的魅力平铺我的眼前,写人,刻画入骨,写物,透视内微,写景,荡气回肠,写行,浓抹淡描,写思,穿越古今,写心,爱真情睿!稳实而又新潮的笔锋里浸透了笔者的内在丰盈和博学厚重!精妙的描述配以摄角独特的实景,不经意间‘西行’印入了读者的遐想之中,让人情不自禁之间,品一,盼二,思三!难得的好文,好片!难得的读后留思! 《星摄影》孙老师一直赞誉,Sherry是摄影圈中的才女。体会里,评价稍显不够。当以才、品、德兼备且素雅慧质描之也不为过! Sherry还原了我们一个真实的印度,同时也呈现了她西行淬炼之后的沉淀与升华。 ——徐正俊
在印度旅行离不开火车,印度人常说英国人给他们留下了三样宝贝:英语、铁路和议会。印度的铁路总长度相当一段时间保持世界第三、亚洲之首的位置,直到近年才被中国超过。
在印度坐火车,是非常不一样的体验。
印度火车站到处是横七竖八躺在地上的人,这种情形算是非常整洁的了
早就听说火车上小偷多,来之前我和Jane各自购买了链条锁用于固定行李,凡是需要过夜的火车我们都会用铁链把行李箱锁在床脚下。事实证明这非常有必要,因为有一天晚上Jane就听见有人动我们的箱子。游客的行李或财物被偷时有耳闻,我们在就连鞋也从来没放在地板过,而是装进塑料袋拿上床铺。
站台候车的旅客,旁边蹲地上的应该是他们的仆人
火车站大厅则是骗子云集的地方,通常只要有外国人出现马上就会招来搭讪者,这算客气的,有的则冒充工作人员很粗鲁地让你交钱买莫须有的票。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一概装听不懂目不斜视地快步离开,通常来说他们是不敢动手拽人的。
在站台漱口的母女俩
进入站台就不太会再遇到骗子了,这时需要找到你的车次停靠的站台,停靠信息在大厅显示屏上可以看到。看清楚站台号非常重要,否则问人也不一定清楚,象德里火车站有十多个站台,一旦走错会耽误很多时间。
列车的“外挂”(感谢此图片的拍摄者:小鱼儿)
印度的火车真长啊!我们一列列车厢走过,从无空调的2S车厢到sleeper,再到3A(印度的火车车厢共分7等,票价依次递升)好象走了十多分钟。我们坐得多的是2A,也就是空调二等车厢,票价约是普通卧铺sleeper的4.5倍,2A车厢数量有限很难订到(通常每列车只有1-2节),可以让大旅行社帮订,或是到火车站的外国人售票中心订票,在窗口买不到的票这里都会有预存。2A以上的车厢游民不能进入,相对不那么杂乱,车厢条件和国内卧铺差不多,但是每张铺位会配一套干净的寝具,这一点比国内强。
座位车厢(感谢此图片的拍摄者:小鱼儿)
从瓦拉纳西回德里,我们只买到sleeper,上车时看到我的中铺被一个流浪汉睡着,应该是从2S车厢混进来的,我把他拍醒让他离开,铺位我连擦拭的动作都没有就立马滚上去倒下睡了。那时我们已经在印度混了十多天,这里的一切即使不适应但也见怪不怪,包括火车站那些看起来和流浪汉没有差别的乘客、遍地的牛粪和树上乱窜的猴子、狡诈的商人小贩,甚至对于那些企图接近我们的骗子也已经麻木了。Sleeper的卧铺是没有寝具的,人躺在光秃秃的皮革垫子上,头顶上一个小风扇不停地转着并发出噪音。和国内一样的六人一组,不同的是另一面的窗边,也就是国内卧铺车厢靠窗放两张小座位的地方,在这里也被开辟为上下两张床位。
开心的乘客(感谢此图片的拍摄者:小鱼儿)
Jane几次问我是否有听到车顶传来人走动的声音,我因为一直感冒五官闭塞因而感觉不灵敏,我想那是车顶的乘客吧。在印度上火车是不需要检票的,人人都可以搭上这趟欢乐的大篷车。有票对号上车,没有票的人上车接受补票,补票的价格要高出正常票价两到三倍。我们常看到图片上印度火车有一种外挂乘客以及车顶乘客,那种是不需要买票的,外挂非常危险,可能会挂到电线杆,或不小心被风吹走,或一个颠簸摔下来牺牲了……他们是用生命在乘火车啊!
街边的摊贩
在德里的第二天,从红堡出来之后我和同伴叫了一辆三轮去往Jama清真寺,这座印度最大的清真寺坐落在旧德里的东北角,而环绕着清真寺周围是德里众多的贫民窟之一。我们穿过密集的小摊贩来到清真寺跟前,清真寺矗立在小山丘之上,抬头仰望,几十级红砂岩的石阶通往清真寺大门。
围绕着Jama清真寺的,是嘈杂的集市以及贫民窟
我们脱了鞋披上长袍进入寺内,进门是露天广场,中央的喷泉水池供教徒在祷告之前洗净手脸,寺里面并没有任何神像和供品只是墙,因而显得异常肃穆。教徒面对着墙跪拜祷告,有的捧着翻开的古兰经,我坐在地上远远地凝视寺内静默的人们和广场流动的人们,内心是一种复杂的情绪。从古至今,由东到西,普通百姓信奉着自己民族千百年来的准则,这是这个民族的文明之花,只要这个民族还有人存在,文明之花永开不败。
清真寺门口的学生
在阿格拉堡的四个妇人(于阿格拉)
当太阳渐渐西沉,人们开始进入寺院,游客陆续被要求离场,主场需要还给信徒而不是我们这种过客。日落的光线是最美的,我依依不舍地再三回首,终于还是走出大门。坐在台阶上换鞋的时候,寺内的扩音器传出宣礼的声音,这可以容纳25000人的清真寺会是多少壮观的场面。扩音器的声音惊起了一群群的鸽子,它们在寺院上方盘旋,日薄西山,那种苍凉的感觉让我一下不知身在何处。
信徒
Jama清真寺一角
正如印度旅游宣传的那样,它是不可思议的。人们有各种各样的理由爱着这个地方,有人说这里很有趣因为骗子特别多;有人说这里路边的小吃很棒,一吃准中招;还有人说这里很妙,你喝的水很可能就是烧尸的水……
瓦拉纳西的恒河
渡船
印度是一个精彩的地方,你不知道每天会发生什么。印度是一个能让人身心俱疲的地方,每天一出门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不然你可能斗不过当地人的骗术和伎俩。昨天和一位驴友聊天,他说天天和tutu车、和骗子斗智斗勇是他最开心的时候,因为这是印度旅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是Incredible India!
恒河岸边的老人
岸边的妇女
结束语:
一杯红酒的功夫,飞机抵达香港。那一刻,我仿佛经过时光隧道从远古一步跨入了文明世界。机场清洁有序,人们光鲜得体,身后听到纯正的英语在讲电话,终于没了让我听不懂的印度英语,终于远离各种尘土飞扬污水横流和遍地牛粪的街道和小巷,远离了那些似乎无处不在让人不耐烦的骗子......望着机场中的匆匆过客,低调克制的眼神制造出一道礼貌的屏障,这时突然想到恒河石阶上那些发着呆的旅人,瓦拉纳西的阳光投射在明明暗暗的窄巷……印度,我还会来吗?
即使来自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国,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印度的街道上总会有这么多人…
在瓦拉纳西大学遇到的学生,他们帮我和三轮车夫交流,女孩一看就是高种姓,因为长得很漂亮。外国人在印度相当于刹帝利阶层(种姓的第二级)
琥珀堡(于斋浦尔)
星摄影·人在旅途 西行印度纪实(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