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后,玉环市食用织纹螺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夏季是织纹螺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玉环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误食!
织纹螺俗称海丝螺、海蛳螺、麦螺或白螺等,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省份,外形特征表现为尾部较尖、螺体细长、长度约1厘米,宽度约0.5厘米,是国家禁止采捕、加工、销售食用的有毒水产。
其实织纹螺本身无毒,但由于在生长环境中摄食有毒藻类、富集和蓄积藻类毒素,或者其他有毒物质如河豚毒素等而被毒化。在2017年舟山市疾控中心对于浙江沿海地市典型海产品中河豚毒素含量的调查分析中显示,织纹螺样品中河豚毒素的检出率极高,达93.3%。其中按地区检测的织纹螺中河豚毒素浓度水平,台州的织纹螺河豚毒素检出率高达100%,这表明台州沿岸织纹螺体内普遍存在河豚毒素,存在较大河豚毒素暴露风险。
每年4月至9月是织纹螺的旺汛期,也是织纹螺毒性最强的时期。误食织纹螺中毒的患者,轻者出现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症状,重者可导致死亡。对于织纹螺引起的食物中毒,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特效的治疗解毒药物。
织纹螺中所含有的河豚毒素属于非蛋白性质毒素,性质非常稳定,煎炒炖煮焖等普通加工方式并不会破坏它的结构。相反,一般情况下河豚毒素在生物体内部与蛋白质结合,经过高温烹调煮熟后,蛋白质被破坏,毒素反而会游离出来。所以,家庭加热烹调织纹螺不但不会起到“去毒”的作用,反而还会增加中毒风险。
误食织纹螺中毒的患者,早期表现为口唇、舌、指尖发麻,眼睑下垂。不久即可出现消化道症状,主要有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渴、便血,进而出现肢端麻木、四肢无力或肌肉麻痹等神经系统症状。重症者出现瘫痪、言语不清、声嘶、紫绀、呼吸困难、神志不清、休克,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如进食类似织纹螺的海螺后,出现恶心、腹痛,或唇、牙龈、舌头周围刺痛、麻木等中毒初期症状,应立即催吐并前往医院就诊。如有可能,请携带上所进食的海螺一同前往医院,为医生做出临床治疗提供判断依据。织纹螺中毒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目前无特效治疗解毒药物,死亡率极高。医院急救处理以催吐导泻、洗胃、利尿排毒等措施为主,以减少有毒物质的吸收,并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
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
广大群众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购买和食用织纹螺。误食织纹螺后,如发生口唇麻木等类似神经系统中毒症状的,应当立即到医院就诊。
消费者若发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的,应当及时拨打12315或12345进行投诉举报。
来源:玉环疾控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