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玉环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关于加快完善新玉环人住房保障体系,增强城市人口吸引力的建议》的提案被列为“四见面”提案,引起各方关注;今年的玉环市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关于营造就业创业良好环境,助力我市迈向双“80”目标的建议》的提案被“搬”进“四见面”提案办理协商会会场,再次聚焦“引才留人”。
政协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助力我市迈向双“80”。
走进浙江万得凯流体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台台自动化机器马力十足,不停地加工原材料、生产零部件。今年一复工,员工返岗率就超95%,新员工招聘也顺利进行。
“万得凯”行政总监杨成说,企业现有职工700多人,其中10年工龄以上的员工占30%。为了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企业不仅在生产车间安装了中央空调,还配备了食堂、宿舍、健身房等生活设施。但最让员工欣喜的是,从去年开始,“万得凯”会定期召开工资集体协商会,为优秀技工谋福利。
产业工人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市总工会为了“稳岗就业、共促发展”,指导企业建立的用人和奖励机制,去年,该项福利覆盖了玉环市20余万名职工。
希望政府用心当好企业“老娘舅”,制定并实施有力的“稳岗留工”新政策,让外来员工有目标、有动力、有信心,扎根玉环、建设玉环,搭起企业与员工沟通的“连心桥”。
与此同时,玉环市各级、各相关部门积极当好“服务员”,连续几年组织开展跨省招工行动,并通过线上、线下招聘会,助力企业“招兵买马”。
在招聘中,我们发现个别企业或国有事业单位,还存在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使得部分与岗位需求相符合的人才被拦在报考的门槛外。对此,政府应持续优化人才政策,不再把单位性质、工作岗位、学历、毕业院校等条件作为主要条件,要更加重视专业技能、科研成果、技术专利等“硬杠杠”,让更多人才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做到“不拘一格引人才”,提升人才获得感、成就感。
深化产教融合,对畅通职业教育成才通道与拓宽就业渠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加强政校企合作,由政府引导企业主动与高校对接,搭建优质实习基地,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并给予学生相应的生活补贴,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玉就业创业。
功以才成
业由才广
仅半年时间,在市共富共赢创业大赛脱颖而出的“在山野营地”项目成为了玉环市民和周边游客旅游的新打卡点。
该项目负责人庄晓坦言,当初来玉,正是看中了这里的创业环境和人才政策,“玉环的创业环境是数一数二的,因为当地出台的系列人才政策和创业担保贷款全额补息等资金帮助,对于初出茅庐的创业者来说,极具吸引力。”
一座城市的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和发展前景,决定了它的空间有多大、机会有多少,也就决定了能不能吸引到人才。
过去一年,玉环升级创业扶持力度,发挥“创业担保贷款+城商银行+小微金改”直通车优势,提供创业资金支持3460万元,惠及创业者90人,涌现创业典型17个,带动就业639人。
过去,我们更注重高层次人才和重大项目的引进,现在,政府为中青年初创者搭建了优质平台,提供资金扶持,让更多优秀青年在玉大展拳脚,解锁无限可能。建议政府出台普惠型人才政策,为人才的“奇思妙想”融资、孵化买单,使各类人才始终走在“创造—收获—学习—创造”的动态道路上。
我们要着力构建坚实可靠的生活保障服务体系,让中青年人才留在玉环,扎根玉环。“留人”比“引人”更为重要,教育能对人口集聚产生强大的虹吸效应,特别是“零门槛落户”政策落地后,教育均衡化被摆上了更为重要的议事日程,建议政府持续增加教育投入,扩大公办学校规模,逐步完善随迁子女相配套的入学政策,让他们可以入读心仪学校。
要加快构建年轻态、多元化的消费新场景,打造更多吃喝玩乐、网红打卡、学习社交的新地标、新IP,提升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品质。如在工业园区周边、新玉环人集中居住区划定区域,开发特色集贸市场、云贵川一条街等,让更多人在异乡也能感受到浓浓乡情。要打造更年轻化、多元化的城市生态,为更多人营造归属感、提升幸福感。
作者:张莺莺 王凌轩 摄影:张莺莺
编辑:朱杨缙 责编:应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