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长柿成熟的季节。10月27日,在玉环市清港镇扫帚山村的田间地头,一株又一株长柿树被压弯了腰,像一串串“小灯笼”的黄澄澄长柿挂满枝头,很是喜庆。而在田边,不时有来自各地的商贩驾车前来收购。
来自温州的商贩史店财便是其中一员。“一大早我就和老乡来这里收购长柿,已经有500公斤左右了,准备运到乐清、温州销售。史店财表示,清港的长柿特别有名,所以他每年都会来收,今年长柿收购价每公斤2.4元,成色很不错,过几天还会再来。
据了解,清港镇扫帚山村现有200多户果农种植长柿,但30年前却有近800家,当时田间地头、家门口、山坡上到处都是长柿树。每年一到长柿上市季节,各地商贩便蜂拥而至。如今,由于民众消费习惯改变,长柿的收购价并不高,每公斤在2至4元之间,因此很多果农不再种植长柿,而且任由长柿烂在枝头或便宜售卖。
为重振长柿产业,这几年,清港镇扫帚山村果农陈旭艳将长柿进行深加工,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解决了当地部分农户卖果难、增收难等问题。
当天,记者来到陈旭艳家,一进门就看到采摘下来的长柿被放置在筐中,陈旭艳和她的母亲则坐在一旁,熟练地将一大堆长柿逐个削皮。随后,她将削好皮的长柿晾晒在自家楼顶,在阳光照射下,果肉饱满的长柿光泽鲜亮。
”今年我家1亩多的长柿产量特别好,有500多公斤,打算全部做成柿饼对外销售。”趁着晾晒的间隙,陈旭艳告诉记者,去年由于台风原因,长柿收成不好,她还收购了一些长柿做柿饼。而今年阳光充足,自家产的长柿就够做了。这两天预订柿饼的订单特别多,就采摘了100多公斤长柿先完成一部分订单。
为赶制柿饼订单,陈旭艳还号召全家上阵摘长柿、做柿饼。“别看这些长柿一下子就削好了,但多的时候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削皮后还要经过上架、自然风干、压捏定型、潮霜等工序,才能上市销售。”陈旭艳说。
今年,已是陈旭艳深加工长柿的第5年。之所以做深工,是因为每年看到烂在枝头的长柿觉得非常可惜。5年前,陈旭艳发现长柿鲜果制成柿饼的工艺容易上手,并且受消费者青睐,价格也高,每公斤可卖到70元。因此,她便开始制作柿饼,没想到一做就是5年。
“5年下来,我也积累了一些老顾客,很多时候柿子还没收,顾客就催着我要柿饼。”陈旭艳笑着说,自从她开始制作柿饼以来,不仅自家的长柿销路不用愁,还能帮助村里其他果农解决长柿滞销问题。如今,陈旭艳制作的柿饼已远销上海、杭州、北京等地。
作者:吕琼雅 姚守约
编辑:陈姿名
责编:何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