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过程中,昌宁县搬迁安置办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筹资600万元对湾甸乡的“七一”渠进行修复,解决了当地1万多亩土地灌溉用水难题,为群众发展冬早蔬菜种植筑牢了水利基础。
眼下,正值湾甸乡豆子、辣椒、苦瓜等蔬菜采收上市的高峰期,菜农字明娟一家正在豆田里忙碌着,今年她家种植了10亩豆子,采收以来,豆子每公斤的销售价格都保持在10元左右,长势好、行情好,自然获得了好收成。
字明娟
昌宁县湾甸乡上甸社区菜农
字明娟✦
现在已经卖了6万多元,我估计今年卖完收入在8至9万元,我们的经济来源,全靠大沟水支撑着,来到湾甸以后可以说生活改变很大。
字明娟家增收的底气来自一条名为“七一”渠的大沟,“七一”渠因始建于1971年而得名,渠道全长26.8公里,是湾甸坝西片区农业灌溉的“大动脉”。前几年,由于渠道失修,淤积渗漏严重,加之遭受暴雨山洪和泥石流灾害,沟渠一度供水中断。
李金华
昌宁县湾甸乡上甸社区监督委主任
李金华✦
如果这条沟不正常(通水),我们需要水的时候它不来,那么整个上甸社区,(群众)一年的生产生活,稳定收入将无从谈起。
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昌宁县搬迁安置办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向省、市搬迁安置办争取项目资金,于2021年6月16日启动了“七一”渠修复工程,共完成渠道防渗加固4处6700米,除险修复6处400米,修建泄洪槽3座,新建冲沙闸门1道。三个月后,修复完成的“七一”渠将渠水引向了万亩良田,上甸社区866户移民和周边2300多名群众不误农时按节令种下了豆子、辣椒、苦瓜等蔬菜1万多亩,全社区实现蔬菜收入8000多万元,户均收入超过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