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防治部门,一个听上去严肃敏感的部门,实际上它像一道屏障,呵护着你我赖以生存的环境:蓝天白云、清澈河湖、稳定土壤质量、安静祥和的城市……可以说,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里,处处都有污染防治工作人员的身影。
今天故事的主角,就来自成都高新区生态环境的“守护者”——成都高新区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局污染防治负责人张滔。
张滔(中)
原成都高新东区,是一个让张滔记忆深刻的地方。
2019年5月9日,生态环境部通报绛溪河水环境质量恶化严重,成为央督“回头看”的负面典型。
实际上,2018年,高新区就对东区开始了整改工作并有序推进——2017年成都高新区托管简阳市12个乡(镇),因基础设施薄弱、先天不足,原高新东区诸多污染防治基础设施设备落后。
而这次通报,更让成都高新区痛定思痛,坚定了整治决心。
张滔当时所在的水务处,几乎是“扎”在了高新东区。除了住在高新东区外,其他时间张滔几乎都在起早贪黑地两地往返跑。
2019年12月,一批临时污水设施项目需要施工,15天内就得完成土建施工、安装调试、达标出水。由于时间紧迫,张滔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有时在工地上一站就到了凌晨两点,导致双腿发麻,后背发冷,喷嚏不断……有一次吃饭时,他的手冻得连筷子都捏不住。
去年3月,绛溪河清淤工程准备复工。由于疫情局势不明朗,工人又多来自外地,当地村民有抵触情绪,甚至将工人的物品丢到了村外。
为保障顺利复工复产,张滔和同事们挨家挨户做村民思想工作,用充足的防疫物资、充分的防疫检查程序让村民安心。最终,该项目不仅顺利开工,还被评为“成都水利工程建设领域复工复产优秀项目”。
污染防治,是全方位的“立体战”:要上天、要入地、要下河、要登山……作为“领头羊”的张滔,活成了“户外领队”的模样。
在他办公室,常备着雨衣雨靴、牙刷牙膏、被子等物品,时刻准备“说走就走”;蓝白衬衫的人群中,他和同事一般都是运动装。
2019年中秋节,张滔正陪护做手术的爱人。成都市发布黄色暴雨预警,他毅然离开医院,奔赴抗洪排涝第一线。2019年“7.11”“7.22”“9.13”、2020年“7.25”“8.16”“8.30”等无数个大雨天,张滔带领处室同事在预警启动后立即行动,第一时间赶赴积水区域,协调防汛抢险力量,顶着饥饿、披着湿衣,不怕险、不怕脏,下深水同工人一起疏通排水设施。
“这也是作为党员的一份担当和责任。”张滔入党时间不长,但却见证了很多让他感动的党员故事。
去年,疫情稳定后,成都为返蓉医护人员休养场所单独设置了生活污水处置站点,高新区污防处是维护管理的部门之一。待所有人员到岗后,张滔才发现,现场驻场的人员都是内部征集的志愿者,他们有个共同的身份——党员。
“因为这个站点特殊,具有一定风险,很多人可能不愿来。”张滔说,疫情下,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信念、革命意志令人动容,党员,一直冲在了最前面。
去年,成都将大气环境质量列为推进生态惠民示范工程的“一号工程”。在成都高新区,天府大道、剑南大道、绕城高速等主干道纵横交错,是上班集中区,更是产业核心区,人流、车流大,大气污染较为严重。
张滔都随时盯着市区大气污染治理的各种APP,心情跟随各项空气数据变化起伏。但短时期的焦虑后,环境工程硕士的思维,让张滔大脑飞速运转起来。
“社会对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的创新要素配置要求越来越高,没有强大的技术、工艺整合平台,怎么应对长期、复杂的环境治理工作?”张滔尝试以产业链思维,攻坚污染治理。
这一思路并非“想当然”。今年两会上提到,“十四五”期间环保的发展重点,就是强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和联防联控。在此背景下,张滔认为,成都高新区聚集了大批环保企业、科技型企业,应整合产业链,实现信息技术与环保产业的深度融合。
为此,去年以来,在他指导下,成都高新区建设了“绿色智慧工地云平台”。通过5G、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采集工地和企业的能耗、排放等数据并进行分析,不仅为工地和企业“松了绑”,也增强了政府智能治理、数字监管能力,带动了环保产业链上下游发展。
记者:闫静 文/图
编辑:向财霞
校对:冬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