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神秘组织”:他们穿梭山间田野、企业厂矿之间收集数据;他们掌握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动脉,“手握”居民家庭生产、收入、消费、积累等隐私情况。这个“神秘组织”就是统计部门。
建区以来,成都高新区的统计,经历了各类普查从无到有、单项到多项、不定期到有周期的过程。这也是一群统计人青春筑梦的奋斗过程。今天的党员故事,就是一位来自统计系统的青年——王思宇。
用数据说话
见证高新统计发展史
如果在工作日找王思宇,大概是很难说上话的。他要么走路带风般穿梭在各个部门间,要么坐在电脑前像被点了穴。
一堆报表数据,桌子上电话不停地响起。“给我一分钟!就一分钟!”面对采访,他对着电脑瞪大眼睛,忙到头也不抬。
这是一个统计人的日常。成都都高新区经济体量大、企业多,超大体量企业多,数据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统计工作需要十二分严谨、精细、准确。
“在庞杂的数据采集、整理、修订工作中,真实反映经济运行实绩是我们的最大挑战和压力。”统计工作忙起来须得持续性全神贯注,再没精力想别的。曾经,一名相亲对象就被王思宇的繁忙“吓退”。
今年是他来高新区工作的第10年,也是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第6年。这期间,他见证了成都高新区统计工作的发展变迁——最初,成都高新区统计部门只有6人,采取纸质调查,只需调查500家企业;发展至今,统计人员增加到14人,调查数量翻了两翻,新增服务业调查。
2019年开始,国家增加了统计督查,对人员管理、数据保密等全流程进行了明确约束和规范。为适应新形势,王思宇与同事们搭建了可视化经济运行模块,在全市率先对产业功能区实现数据“自画像”,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宏观依据。
同年,王思宇和同事们还创新性地开发了火炬统计季度报表信息采集平台,该平台对火炬企业发展情况,实现了季度实时监控和预警,为区内企业走出瓶颈、转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统计力量。
8分钱 影响80个亿
为全省统计制度完善贡献力量
“你们成都高新区的统计人员,怎么跑到我们遂宁来要数据了?”2018年的一天,遂宁当地政府一脸错愕地看着王思宇等人。这不是兄弟部门间的走访,而是一次事关80亿的摸排。
原来,当年王思宇统计发现,一家区内规上电子工业企业产业增加值仅增加了百分之一点几。
“区上对这家规上企业关注、投入力度都很大,正常情况下,增加值增速应该20%左右,也就是80多亿。”王思宇回忆说,当时,区内电子信息产业尚无与增加值增速相匹配的PPI(生产品出厂价格指数),采用的是全省PPT指标。如此一来,川内电子信息产业里,只要一家企业价格上涨,省内所有企业都会被影响,高新区这家电子企业产值就是这样被整体拉低的。
王思宇冒着大雨,前往省经信部门汇报情况。经过摸排发现,原来是遂宁某电子元器件生产制造企业,当年的产品从8分涨到1毛。
8分钱,影响了高新区80个亿!王思宇火速赶到遂宁,这才有了开头那一幕。
“我们请求与当地区委区政府座谈,他们都很惊讶。”专业严谨负责的统计态度,打动了当地政府和企业,在对方的主动积极配合下,王思宇和同事们不仅还原了高新区规上企业的真实产值,也让当地电子元器件生产制造企业规范了统计指标,并最终实现对我省调查指标的规范完善。
为真实数据“背书”
于浩瀚数据中找到价值和快乐
“上面一根针,下面千条线”。每天面对一堆堆报表、一串串枯燥数据,统计工作不仅乏味,还常被误解。
受统计方式方法、调查样本数量影响,统计结果与个人感受有时会出现差异。最常见的,就是CPI(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个人感受不一致的问题。
“有时候大家觉得工资没涨,但国家统计数据出来却显示涨了。”王思宇打了个形象的比方:针对全国的平均海拔数,青藏高原的人会认为低了,东南沿海的人会觉得高了。
疫情期间,王思宇从自身统计岗位特点出发,积极研究企业经营、能耗等数据,及时反应高新区社会经济基本运行情况;用劳动力、收入和价格调查等数据,及时反映居民生活基本情况,为各部门宏观决策、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了统计力量。
“不明于计数而欲举大事,犹无舟楫而欲经于水险也,没有统计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王思宇看来,数据不是静止而是灵动神奇的,从中探索挖掘,会有一个意想不到的鲜活多彩世界。
“每当看到公布一项项经济数据,成为各个部门决策、社会各界生活工作中的参考时,内心充满了自豪!”王思宇说,作为一名统计队伍的党员,他将用好统计这一“武器”,通过对经济社会海量数据的生产加工、整理发布,为政府科学决策服务,为实现高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
记者:闫静 文/图
编辑: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