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新华社
“每逢假期胖三斤”,这句话不光形容成年人,小朋友也可能中招。10岁男孩小方(化名),连续两年,每年体重足足增长10公斤,颈部和腋下,还多了不少黑积皮。记者从绍兴市中心医院儿童生长发育科了解到,暑假开始,前来医院就诊的“小胖墩”患者猛增。
在儿童生长发育科主任医师徐红眼中,儿童肥胖排在需要警惕因素的首位,儿童BMI指数可按照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进行计算,如果超出对应年龄肥胖的指标,就需要特别注意。
徐红坦言,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是身高、性早熟等,肥胖往往被排在最后,不过“白白胖胖就是养得好”这种观念不可取。
有一种饿是奶奶觉得你饿
在门诊中,由祖辈带大的孩子,肥胖的概率会更高一些。徐红表示,究其原因,可能还是和理念有关。
“有一种饿,叫奶奶觉得你饿。”很多长辈生怕孩子在学校“吃不好”,一回家就拼命给孩子“进补”,这种情况也很普遍。事实上,学校每天食堂提供的中餐荤素搭配,课间又搭配水果点心,这样的安排较为合理。
徐红提醒,青少年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不适合节食减肥,从医学角度讲,儿童减肥不是简单的“吃少一点,运动多一点”,关键是找到孩子“贪吃”的行为偏差,并进行矫正,真正做到营养均衡。
小小年纪“三高”提前
在前来内分泌科就诊的肥胖孩子中,超50%的孩子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三高”中的一项。
另外,在父母都很关心的身高方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汪凌霄表示,肥胖对孩子的骨龄也有较大影响。由于脂肪细胞能促进骨龄的增长,大部分肥胖的孩子都存在骨龄发育提前的情况,很多孩子看着身高还可以,但骨龄发育提前,生长发育潜力受损,最终将影响身高。
女孩子过度肥胖还会导致雄性激素血症,容易导致多毛和多囊卵巢综合征,如果不及时减肥,长大后可能导致排卵困难,最终影响受孕。
加强运动减少静坐时间
除了“管住嘴”,更要“迈开腿”,汪凌霄表示,青少年要减少每日静坐时间,除学习外,每天静坐时间应小于2小时。同时每天增加1小时左右的跑步、游泳、球类等运动,但强度要求是中等左右的有氧运动。对于如何判定运动强度,汪凌霄说:“就是当你在运动时能开口说话但不能唱歌,这就是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