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企业捷足先登科创板
▼
4月16日
成都高新区企业
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成都先导”)
举行敲钟仪式
正式宣布登陆科创板
这也是西南地区首家
登陆科创板的企业
成都先导上市科创板
核心DEL技术遥遥领先
打造新药创制“新引擎”
成都先导于2012年在成都高新区成立,是一家药物发现CRO公司,主营业务包括DEL库定制服务、DEL筛选服务、化学合成服务、新药研发项目转让等。成都先导主要依靠其核心技术——DNA 编码化合物库(DNA Encoded compound Library,简称DEL)的设计、合成及筛选,为客户提供早期药物发现阶段的研究服务。
经过8年的发展,成都先导已成为DEL技术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截至目前,成都先导已拥有超过4,000亿种化合物的DNA编码小分子化合物库,并与辉瑞、强生、默沙东、赛诺菲等多家跨国药物公司及生物技术公司建立商业合作关系。
据介绍,药物发现是新药研发的早期阶段。在导致疾病的生物靶点确定后,新药研发的首要目标在于高效发现可以调控生物靶点功能的新分子。DEL技术是一项近年来药物发现领域出现的新技术,通过建立起规模巨大的小分子化合物库,对潜在治疗靶点进行筛选,从而得到有效的先导化合物分子。
成都先导上市科创板
公开资料显示,成都先导凭借DNA编码化合物库技术的独特性,与国内其他药物发现CRO公司相比,形成了明显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并形成技术壁垒,目前在国内药物发现CRO行业中属于具有高新技术特色的成长性企业。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在DEL技术行业内从事相关研发服务的公司超过10家,已形成规模化服务收入的公司主要有3家左右,成都先导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在行业内排名相对靠前,属于行业内第一梯队的企业。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进博士表示,DNA 编码化合物库计划在2020年将库分子种类达到万亿量级。公司将继续坚持植根中国,放眼全球,不断加大DEL技术的研发投入以及商务拓展,加大对新药研发创制的投入,致力于打造国际领先、商业价值不断提升的创新药物“种子库”和新药创制“新引擎”。
借力资本实现跨越式发展
继续扎根成都高新区
科创板企业,可以看作是区域科创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从成都先导在成都高新区创立到科创板上市,8年时间,既是一位年过半百创业者的筑梦之旅,也可由此窥见成都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发展进程。
李进在原成都科技大学(现已并入四川大学)读研,毕业后赴海外发展。2012年,49岁的李进带着一份“DNA编码小分子化合物库合成与先导化合物筛选创新平台”项目商业计划书和一份创业梦想,回到成都高新区,开始了创业征程。
董事长兼总经理李进在上市仪式上致辞
“作为一个初创型企业,最需要的是稳定的人才队伍和政府的支持。” 李进说,成都高校云集、人才众多,加上有华西等著名医院和一些大型药企,政府对发展生物医药行业又非常支持,众多因素给了他回成都创业的巨大信心。“再加上我本来就曾在成都读大学,回到自己熟悉的地方,让我更有亲切感。”
2012年,李进在成都高新区天府生命科技园成立成都先导。公司成立不久,就建成1500平方米的高标准实验室,包括多个生物、化学实验室与化学试剂库等,并获得了成都高新区给予的场地、租金、装修等补贴支持。
2019年1月,成都先导正式搬迁至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我们公司发展需要更大的场地。同时我们认为生物城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很多生物药的公司都会入驻进来,形成优良的产业链。”李进认为,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就是成都产业功能区打造的一个代表,“我觉得生物城打造好了,未来的发展空间会非常大。成都生物医药产业的规模、影响,应该是非常可观的。”
此次登陆科创板,成都先导拟将募集资金用于新分子设计与构建、应用平台建设项目和新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公司将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建设新药研发中心,建设一处高标准的新药研发场地,以增加新药研发实力。
成都先导是成都高新区近14万家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为更好促进企业创新发展,成都高新区建立起覆盖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产业培育和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人才、资金、场地等全要素服务。以助力企业上市服务为例,成都高新区把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为企业上市搭建政务服务“绿色通道”实施梯度培育和分类服务,并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提供“股改贷”支持,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记者:黄启恒
摄影:郑毅
视频:伍豪
编辑:冯伟 琪琪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