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法院发布“白皮书”
4月24日,成都高新区“金熊猫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启动仪式”上,成都高新法院发布了一年一度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白皮书》。白皮书展示了2018-2019年度成都高新法院以“推进审判能力现代化,打造知产保护生态圈”为中心、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保护知识产权的具体成果。
结案率99.54%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显成效
发言人作相关介绍
“2018-2019年期间,成都高新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呈现出‘三个变化’,那就是案件数量更快增长、案件类型更加集中、审理质效提升更大。”成都高新法院知产庭负责人梁瑛告诉记者。
据白皮书数据显示,成都高新法院在2018-2019年度新收知识产权案件2167件,其中,民事案件2164件,刑事案件3件,收案数较同期增长近五倍。民事案件中,收案数位居前五位的分别是:著作权案件2021件,商标权案件83件,技术合同案件32件,特许经营合同案件12件,不正当竞争案件9件,其他知识产权案件7件。刑事案件中,侵犯商业秘密罪案件1件、侵犯著作权罪案件2件。
在这一年度中,成都高新法院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质效也获得了更大提升。所有审结案件数量达到2157件,结案率99.54%,上诉率仅2.50%,二审维持率100%,未产生涉诉信访及负面舆情。案件平均审理天数仅54.79天,同比缩短52.1天。
在案件审理中,成都高新法院还审结了一批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案件,这些案件分别入选2018年度成都法院十大知识产权案例、2018年四川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2019年四川法院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典型案例。
全面推行知产类案件快审
构建多元化知识产权纠纷解决体系
白皮书指出,成都高新法院知识产权审理情况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如互联网平台成为侵权行为“集中地”。数据显示,成都高新法院在此期间受理以“两微一端”方式侵权的著作权案件447件, “淘宝网” 等电商平台商标权案件13件。案件从零散维权逐渐演变为专业机构集中诉讼。在著作权案件中,原告专门维权、集中维权的高达93.76%,由作者直接维权的不到5%。
同时,不正当竞争行为类型也更加复杂多变,已延伸至侵犯商业秘密、商业贿赂、商业诋毁等领域,新兴产业知产涉刑案件审理难度加大,案件涉及软件著作权和商业秘密领域,涉案数额巨大,技术事实查明难。
“这也显示出两个问题,一是权利主体管理能力薄弱,多数权利主体尚未形成‘事前有防范、事中有控制、事后有补救’的保护闭环,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缺失;二是当事人诉讼能力水平悬殊。与专业代理机构标准化的维权手段相比,被告应诉能力弱,难以提出有效抗辩。”梁瑛介绍说。
为了深入推进司法公开,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推出最温暖的为民举措,两年来,成都高新法院加强高质量知产司法供给,打造专业化审判团队、实现专业化审理、及时提炼专业化审判经验,筑牢最稳固的保护基础。在此期间,成都高新法院全面推行知产类案快审,完善多元化技术事实查明手段,构建最科学的审理机制,建立司法保护为主导、行政执法为基础、调解和仲裁为补充的多元化知识产权纠纷解决体系,构建“一站式”协同服务体系,形成最广泛的保护合力,多措并举助力打造营商环境。
记者:向晨晨
编辑:吴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