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劳动者|“消失”的打铁匠
古老的纯手工铁匠工艺伴随着“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在人们的视线里渐行渐远,淡出现代人的生活,即将成为岁月里的记忆。但在芦葭镇的老街上,仍有人忙碌着这门老手艺。
绵延开来的老街是芦葭镇旧时场镇繁荣的见证,光滑的石板路,幽深的小巷,充满历史感的货台,都让人忍不住回想过去的时光。同样从旧时光里走过来的打铁铺,也在这古街内。
打铁匠李国全
“叮当……叮当……”日复一日,清脆的打铁声沿着长街传来,又飘出去很远。
炉内通红的火光映红了打铁匠李国全黝黑的脸庞,也将一道道岁月留下的皱纹映得格外真切。尽管已年过五十,李国全看上去依然是个壮实的汉子,手臂粗壮,手掌粗糙,干起活来感觉浑身都充满了力量。
小屋内摆放的铁器半成品
不大的铁匠铺小屋内光线昏暗,货架上、灶台上落满了灰色、黑色的铁灰,里侧摆放着一个大锅炉。屋外的光线透过窗户射在靠外侧的货架上,可以看到小屋到处摆放着打铁需要的工具和各种半成品:从锄头、弯刀、镰刀等各种农具,到菜刀、剪刀、门环等各种生活用具,再到天府国际机场建设中的一些零部件用具……密密麻麻的摆放着。
李国全没有给铁铺命名,可方圆几公里的人们只要谁问起打铁的,都准能找到他家。自15岁学习打铁这门手艺起,这熟悉的锅炉和清脆的打铁声,已经伴随了李国全整整39年。
打 铁
都说“世上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家人怎么会忍心让他去学这么苦的手艺?“最初是迫于生计总得找门营生,再往后就是真正迷上了这门手艺,感觉自己离不开了。”李国全说。
30多年的经历,早已让他养成面对火花面不改色的习惯。30多年来,李国全打出的铁器不计其数,生产生活中大部分用铁制成的器件他都制过,街坊邻居也都喜爱他打出来的铁器。
制作农具
如今,随着科技水平提高、先进设备的使用,原来许多需要手工制作的行业,如今已都被机械取代,他的打铁生意也逐渐一日不如一日。种田的人少了,锄头、耙头、刀具等工具自然销售不出,即使偶尔进城叫卖,也很难卖出几样。
李国全很怀念过去的时光。那时村里农活多,干活少不了农具,经常使用自然就钝了,过段日子就要请铁匠重新打一下,那时的铁匠铺煞是热闹。
打磨铁器
令李国全同样怀念的,是过去打铁这一行业的火热。“那时候打铁算是个颇有收入的行当,虽然累点,但穷人家也都愿意让孩子学习。而现在,这一行业已少有人问津。
“打铁作坊毕竟还是有污染,等机场建设好了,我也准备‘改行’做五金生意。”担心这门传统手艺失传,李国全心中不免有些伤感,但他说接受变化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不管打铁这门手艺在不在,始终保持一颗匠心,无论在哪里都能活得很开心。
期待手艺传承的李国全
记者:陈兵 彭伟 郑毅 王忆影
编辑: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