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成都将这样健全应急管理体系,等您提意见

2020-05-27 11:43:35 


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成都经受了一场公共卫生安全的严峻考验。


作为全国千万以上人口城市中感染率最低的城市之一,副省级以上城市中经济恢复最快的城市之一,成都创新治理建设“韧性城市”,将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近日,全新的《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 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已经修订出台,公开征求意见!


重大疫情中的相关救治,医保能报销吗?

应对疫情,智慧技术要怎样发挥最大作用?

三级医院平时要如何“修内功”,才能在“战时”有效提升重大疫情危急重症救治能力?

这些成都人关心的事儿,都有在这份新规里提到!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提高我市应对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市卫健委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组织专业力量深入调研,反复研究,起草了《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 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1、通过信函方式

将意见邮寄至:成都市高新区蜀锦路59号 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疾控处(邮编:610042)。


来信请注明“《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 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字样。


2.、通过电子邮件方式

将意见发送至:cdwjwjkc@163.com。


3、通过电话

(工作日9:00-12:00;13:00-17:00)

反馈至:028-85139767


4、意见反馈截止时间

2020年6月1日



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

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总结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经验,全面提升全市应对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现就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加快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握超大城市公共卫生安全治理基本规律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内涵,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统一指挥、上下联动、平战结合,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以体系建设为根基,以能力建设为主线,以要素保障为支撑,不断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大幅提升城市柔性,保障城市公共卫生安全。


二、建设目标


到2025年,建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与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相匹配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应急处置、疾病防控、医疗救治、科研攻关等能力显著提升,要素保障更加完备,为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坚实公共卫生安全保障,打造国家公共卫生安全标杆城市。


三、重点任务


(一)立足三大建设,夯实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基础


1.全面推进公共卫生法治体系规范化建设


加快推进我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法规规章的立改废释工作,健全公共卫生应急法规体系。推动执法队伍改革,减少市区执法层级,推进乡镇街道综合监管。推广“双随机一公开”和智慧监管,提高监管效率。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行信用承诺、信用教育、信用评价、信用奖励、联合惩戒、信用修复制度。强化生物安全、院内感染、医废物资等监管,加大对非法野生动物交易、暴力伤医、破坏市场秩序、干扰应急工作的依法打击力度。加强群众守法教育,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


2.全面推进公共卫生应急预案体系标准化建设


精准识别引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源,根据国家、省相关预案和我市实际,完善专项、部门、企事业单位等预案,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公共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完善预案的平战转换、动态调整机制,有计划地开展不同风险情景的预案演练和修订工作,提升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研发预案数据库管理系统,推动构建以强制性标准为主体、推荐性标准为补充的公共卫生事件预案体系。


3.全面推进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高效化建设


健全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指挥体制。建设平战结合的市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明确政府和部门指挥响应标准,加强社治、经信、公安、交通运输、卫生健康、市场监管和医保等部门应急资源信息共享、交互联动,健全会商研判、分级响应、救援联动等机制。建立多学科、多部门组成的专家库和经济社会应急政策库,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科学化水平,实现科学智能决策。把公共卫生安全纳入干部培训体系,提升领导干部公共卫生应急素养。


(二)聚焦四大能力,提升公共卫生应急响应水平


1.着眼协同化,提升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1)实现快速响应。健全重大疫情监测预警制度,构建以指标体系为基础,监测体系为保障,预警模型为核心,专家团队为支撑,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为依托的监测预警体系。开展公共卫生安全相关场所、人员、行为、物流等危险因素监测、预警和追踪,形成多点触发、动态灵敏的预警研判模式,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建立早期预警的部门联动响应处置机制,强化第一时间调查核实和先期控制措施同步启动机制,完善应急处置、信息报告发布、应急科研项目启动、应急试剂药物审批等重点环节工作流程,提高重大疫情风险防范能力。优化平战结合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应急培训、应急演练、应急征用机制,完善应急状态下动员响应、区域联动和人员调集机制,提升响应能力和效率,并落实日常防控准备措施。配置移动实验室、移动影像检测车、移动生命监护病房、基于5G的远程诊疗平台等装备,增强快速处置能力。


(2)完善联防联控。完善全市重大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部门工作职责,完善信息通报、会商研判、措施联动等工作机制。规上企业、大中型餐饮企业、大型商场和办公楼宇、大中小学校、特殊场所等普遍设立卫生员岗位,推进“学校健康副校长”工作。加强与海关、机场、边检等协同联动,健全口岸输入性传染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严防口岸输入性传染病。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机遇,推进区域防控预案对接、信息互联、措施协同。围绕“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全面深化成德眉资同城化协作,建立区域联席会议制度,逐步实现疫情联防联控、120紧急医学调度、应急物资调配、人才培养的一体化。


(3)加强社区防控。坚持党对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领导,完善五级党组织整体联动和条块互动机制,形成党建引领、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居民参与的格局,把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融入社区空间管理、运行管理、要素配制。各居(村)委会依法成立公共卫生委员会,负责社区疫情防控的联络协调、组织动员、网格化管理、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健康教育以及爱国卫生运动工作。加强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培育公共卫生领域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志愿者队伍,提升社会力量参与效能。


(4)强化宣传引导。健全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工作机制,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水平。健全突发卫生事件舆情应对处置机制,加强网络舆情监测、研判、预警报告和引导处置,积极防范化解舆情风险。利用天府蓉易办、天府市民云、天府健康通等平台及新媒体,收集掌握公众关注热点和焦点。健全社会心理支持机制,充分借助专家和媒体主动回应社会关切,丰富群众有效防范疫情的知识和手段,提升群众应对能力。建立健全健康科普体系,把健康教育和文明生活方式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内容,推动全民科普活动,提升公共卫生应急素养。


2.着眼现代化,提升重大疫情预防控制能力


(1)加快实施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提升工程。立足超大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和重大疫情防控需求,着眼现场调查、信息挖掘、检验检测、科学研究等关键核心能力,建设专业化、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网络。高标准建设国内硬件一流、人才一流、技术一流、能力一流的市疾控中心,全力推进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共建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工作站,建强全市公共卫生应急培训基地,加快实施重大疾病及健康危害因素检测能力提升项目,全面提升“一锤定音”能力。加快实施天府新区、高新区疾控中心建设项目,规划建设东部新区疾控机构,推进县级疾控机构能力提升工程,满足现场检验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等需要,检测能力全面达到三级乙等疾控机构标准。


(2)加快推进医防融合。鼓励探索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公共健康需求和服务供给为导向的新型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加快构建医防融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医疗机构与疾控机构信息共享联动,强化监测预警,落实传染病防控“四早”。完善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人员交叉轮训机制,促进临床素养和公共卫生素养双提升。建立医疗机构履行公共卫生职责清单制度,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设置公共卫生科室,增加人员配置比例。将医疗机构履行公共卫生职责纳入医院等级评审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范畴。加强基层医防融合,以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双提升,增强基层公共卫生“守门人”作用。推动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与技术方法在疾病防控中的作用,提升中医药预防效果。


(3)加快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支持在蓉建设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四级实验室,加快推进医疗机构生物安全防护二级实验室建设,构建疾控机构、医疗机构、第三方检测机构联动协同的检测网络,提升重大传染病病原检测能力。加大精神卫生、卫生监督、妇幼保健、采供血等公共卫生机构建设力度,构建公共卫生协作支撑网络,全方位提升公共卫生应急服务保障能力。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发热哨点诊室,强化哨点监测、预检分诊、登记和跟踪、隔离观察、协同转运、应急处置等功能,构建覆盖全市的基层预警网络,充分发挥“哨兵”作用,提升重大疫情早发现能力。


3.着眼系统化,提升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能力


(1)实施紧急医学救援能力提升工程。健全“指挥调度、日常救援、灾难救援、应急医疗保障、院前急救培训、社会公共急救”六位一体的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加快建设规模适宜、功能完备的市紧急医学救援中心,建设“一心多极”现代化院前急救培训基地。建成全市智慧急救信息网络平台,更新升级急救车辆装备。加强医疗卫生机构急诊科室能力建设。组建多支专业化、多学科的紧急医学应急救援队伍。完善院前急救、紧急救援集结、应急物资储备等功能。高效协同国家、省在蓉灾难医学救援资源布局,共同打造面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平原经济圈的紧急医学救援协作模式,大力提升区域协同救援能力。


(2)实施重大疫情医疗救治网络建设工程。构建多层级分区域的重大疫情医疗救治网络体系,建立以“1家国家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1-2家省级区域救治中心—4-5家市级区域救治中心—县级区域救治中心—基层医疗机构”为基本构架的成都重大疫情医疗救治网络体系。加快主城区以外的县级综合医院传染科(可转换病区)建设,扩增重症监护病区(一般按照编制床位的2-5%设置),“平时”可作为普通病人的重症监护病床,配置呼吸机等必要医疗设备,发生重大疫情时可立即转换,使每个县域具备1-2家可应对重大疫情医疗救治任务的医疗机构。全市“一盘棋”统筹协调,按属地化管理原则,坚持分级、分层、分流,完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明确划分定点医院、后备定点医院、非定点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等在疫情救治中的职责功能,规范发热门诊、腹泻门诊、发热哨点等建设,提升重大疫情监测发现和医疗救治承载能力,实现“四个集中”。常态化组建平战结合、灵活配置的重大疫情多学科重症医学专家团队。整理、研究和提高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技术,强化中西医协作救治。健全重大疫情的心理服务体系。实施重大疫情防治常态化的医务人员全员培训工程,建立重大疫情医护人员储备库。


(3)实施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能力提升工程。对标国际一流,充分发挥在蓉省部级高校、医院、科研院所技术优势,集成优质医疗资源,规划建设防、诊、治、研、培一体化的平战结合、综合实力强、专科优势突出的重大疫情救治中心,并按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储备应急救治物资,“平时”满足医院正常使用需求,“战时”服从国家和省统一调度。加快推进省、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等项目建设,积极探索综合医院与传染病专科医院共建共管模式,提升传染病专科医院综合救治能力。高水平、高标准提升三级综合医院重大疫情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加强重症监护病区(ICU)建设,配置床旁监护系统、呼吸机、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相关设备,支持医疗机构感染性疾病科、呼吸、重症医学科、重大疫情实验室建设发展。全市三级综合医院按照重大疫情应急需要扩展平战结合的方舱建设应急用地和可转换病区。加强远程会诊、网络问诊和分时段预约就诊等能力建设,健全全市传染病分级诊疗预约平台和直通车制度,打造智能化重大疫情医疗救治体系。


(4)实施重大疫情公共设施平战两用改造工程。借鉴方舱医院和人防工程经验,提高部分避难所场地、大型体育场馆、展览馆(会展中心)等重大公共空间设施建设标准,充分考虑应急需求,完善场地设置、通风系统、后勤保障设计,预留管道、信息等接口和改造空间,使其具备快速转化为救治和隔离场所的基本条件。加快策划城北体育馆等场馆平战两用改造等项目。围绕天府国际机场和双流国际机场规划布局相关应急救援功能。


4.着眼多元化,提升公共卫生应急科研攻关能力


坚持平时和战时结合、预防和应急结合、科研和防控救治结合,加强传染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技攻关体系和能力建设。构建“政、产、学、研、资”协同,跨部门、跨学科的公共卫生应急科研协作网络。建立多元公共卫生应急管理高端智库,加强公共卫生政策研究。成立市预防医学研究院,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聚焦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积极推进生物医药大科学装置、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应急药物与防疫物资筛选评价中心,生物样本库和医学大数据中心等创新与转化重大平台建设,开展诊断技术、治疗药物及疫苗研发的科研攻关和转化应用。


(三)着力三大要素,强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支撑


1.聚焦互联性,强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信息支撑


(1)构建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信息平台。依托“城市大脑”构建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信息整合共享机制,建立重大疫情联防联控智慧指挥决策系统,实现应急指挥“一网统管”。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强多维数据汇集比对分析,智能辅助公共卫生决策,支撑联防联控、精准防控。


(2)加快建设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平台。实施全域"医联工程",推进医疗救治和公共卫生数据的互联互通。集成市县两级急救调度系统,建成全域紧急医学救援调度平台。整合传染病、职业病、饮用水、食品安全等监测系统,建立公共卫生监测预警平台。升级精神卫生、妇幼卫生、综合监督等管理系统,健全公共卫生网络信息平台。


2.聚焦可及性,强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物资支撑


(1)健全应急管理物资储备体系。建立应急物资储备目录,健全应急物资政府集中收储、企业协议储备、相关机构自身储备等管理机制,形成集中储备与分散储备相结合,实物储备、产能储备、社会储备相补充的多元化物资储备体系。科学确定储备规模和物资品类,提升有效抵御第一波需求冲击的能力,为后续生产供应赢得宝贵时间。加快区(市)县和中心街镇应急物资储备基地布局。提升应急物资的生产收储、库存轮换、征调补偿、物流配送、全球采购、捐赠使用、智能监管水平。


(2)构建应急医疗物资产业体系。推动应急医疗物资共性技术平台和产业化平台建设。建立应急医疗物资重点企业清单,支持企业加大核心技术和生产工艺研发投入,引导企业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帮助企业尽快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依托产业功能区,合理规划重要应急物资产能保障和区域布局,加强稳产、扩产、转产等技术改造,形成应急状态下的转产方案。强化上下游配套企业支持,围绕薄弱缺失环节和价值链高端,大力实施强链补链固链招商,全力招引一批高能级项目,加快构建完整的应急医疗物资产业体系。


3.聚焦专业性,强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人才支撑


(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行公共卫生首席专家制度,实施“领军人才计划”,引进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社会学生物学等多学科背景的领军人才和顶尖团队,提高公共卫生机构专业技术高级职称岗位结构比例,构筑公共卫生人才高地。组建高水平重大疫情救治专业技术队伍,加强日常实战演练,承担区域内重大疫情救治和培训任务,辐射带动区(市)县公共卫生应急救治和人才储备能力提升。建立重大疫情防治人才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医学教育相衔接的终身教育制度,支持在蓉高等院校增设公共卫生相关专业。以全科医生为重点加强基层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加强专业化、复合型干部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班子。


(2)完善人才队伍保障机制。提高公共卫生人才福利待遇,深入落实“两个允许”政策,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薪酬制度改革,稳步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急救、卫生信息等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水平,逐步缩小与公立医院之间的薪酬差距。健全符合卫生健康行业的特点的人员培养、准入、使用、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按照国家标准,科学核定疾控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坚持党对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的全面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健全体制机制和提升能力的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建立完善组织管理机制,确定工作任务与计划进度,切实抓好组织落实。压紧压实属地责任,建立督导、考核以及履行尽责监督问责机制,把公共卫生工作纳入地方和部门领导干部绩效考核。


(二)投入保障


坚持政府主导、市级统筹、分级负责的原则,加大公共卫生财政保障力度,合理划分市与区(市)县公共卫生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建立长效投入机制。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公共卫生机构运行保障水平。加强公共卫生机构支出绩效管理,提高公共卫生资金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强化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引导带动各方多元投入,激发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提高资金效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三)医疗保障


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应急保障制度,根据疫情防控需要,调整医保目录范围,符合国家和省疫情应急诊疗方案的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费用,全部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强化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功能,优化异地就医医保结算流程。完善优化医保经办流程,实施医保资金预付。实施医疗救治经费多渠道保障,发挥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作用,进一步完善我市应急医疗救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探索建立重大疫情救治风险调剂储备金制度。探索建立特殊群体、特定疾病医药费豁免制度。



扫描下方二维码

下载全文

↓↓↓


来源:健康成都官网

编辑:冯伟

热门评论
打开成都高新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新闻
​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成都将这样健全应急管理体系,等您提意见 2020-05-27 11:43:35
《人民日报》刊发成都高新全国人大代表刘汉元发言 2020-05-26 20:46:37
成都高新区党工委机动巡察组进驻芳草街街道开展巡察 2020-05-26 16:55:43
成都高新区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发布会(第一批)邀请函 2020-05-26 16:30:31
星空下的老爷车电影院 2020-05-26 14:06:02
一大拨超级“网红”上墙!成都高新区首个电竞社区来了 2020-05-26 14:02:25
政务大厅能喝咖啡,京东方医院年底接诊!天府国际生物城建成这样啦 2020-05-26 11:35:42
奖金最高1000元!快来晒成都高新区美照,仅限今明后3天 2020-05-26 10:23:07
这两条街入围成都上半年“最美街道”30强 2020-05-26 09:54:48
高新娃武汉伢“云牵手”,“屏对屏”跳起心理健康操 2020-05-25 19:36:04
没看够!下载个成都高新呗!
成都高新 有态度的新闻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