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
在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垃圾分类从前端投放到末端处理,形成了完整链条。在这一流程前,前来调研的成都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忍不住纷纷点赞:值得全市借鉴!
7月16日,来自成都全市各行各业的16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来到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调研垃圾分类、城市管理工作,并积极献言献策。
▼
2019年9月,成都高新区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局在肖家河街道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全域推广工作,建立了成都市首个小型静脉家园。今年6月,这里建成了成都首个以街道为单位的厨余垃圾处置设施,垃圾分类“投、收、运、处”4环节全部打通,月平均垃圾减量365.87吨。垃圾分类从前端投放到末端处理,在这里形成了完整链条。
走在全市前列的垃圾分类,究竟有哪些“独家秘笈”?带着这一疑问,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实地查看肖家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兴蓉社区、国际花园小区、肖家河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中心,参观医疗卫生机构分类投放容器、社区分类运输车辆、小区垃圾分类收集点、厨余垃圾智能处置系统等配置情况,实地感受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全流程。
代表委员参观垃圾分类投放点
在肖家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楼层都设置了垃圾分类投放点,安排保洁员进行了垃圾辅助分拣,减少了垃圾混装,特别是杜绝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装。
垃圾分类固定宣传点
在兴蓉社区,去年10月以来就开始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知识讲座和培训会,建立了2个垃圾分类固定宣传点位,成立了60余人的垃圾分类督导员队伍,餐厨垃圾纯净率在85%以上。其中兴蓉西巷1号院建立了垃圾分类环保酵素基地,带动了5个小区、院落厨余垃圾源头减量。
在国际花园小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看到,每200-300户居民就有一个定点投放点位,院落原有的27个垃圾投放点位改造成为7个垃圾投放点。每个投放点位安排人员督促引导,形成“双生活垃圾分类引导员”模式。
垃圾处置
今年1月,肖家河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中心设置了可回收物分拣区、其他垃圾暂存区、有害垃圾暂存区、厨余垃圾处置区和垃圾分类智能管理系统办公区5个区域。目前,厨余垃圾处置设施处理量为5吨/日。
据悉,下一步,肖家河街道还将继续探索“两网融合”的有效工作模式,拓展厨余垃圾前端减量范围,完善生活垃圾分类监管平台等多方面工作,进一步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做深做细。
<<<听代表委员们说:
赞!值得全市借鉴
参观完所有点位后,成都高新区垃圾分类的先进成果、丰富经验,得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高度评价。
政协委员赵虹燕:
我印象最深的是处置中心的厨余垃圾处置区和垃圾分类智能管理系统。经过分拣、油水分离、好氧发酵等程序,厨余垃圾制成有机肥、毛油,被全额收购,实现了分类收运;而垃圾分类智能系统则对厨余垃圾的产生源头、运输、转运、处置等实时监控,实现全过程无缝管理,“物联网+厨余垃圾全产业链”的模式值得全市借鉴。
政协委员刘长武:
变废为宝、分门别类投放,原本很复杂,但今天参观完才发现,在成都高新区早已成了常态化。可以看出前期下了多么大的功夫!
几个点位中,国际花园小区的“桶换桶”收运方式最令人印象深刻。过去垃圾分类最大的弊端就是前端大家辛辛苦苦分类投递垃圾,但中端运输依然混装,今天看了国际花园小区以空桶换装满分好类的垃圾,太欣慰了!
人大代表杨福寿:
对生活垃圾分类是一个长期习惯的养成,没想到肖家河的居民们能够坚持这么好。固定时间丢、物业固定时间收,既能保证垃圾的转运,也让垃圾收集点保持清洁,这对其他地区的垃圾分类无疑是一个绝好的示范,值得成都其他社区学习借鉴。
图文:闫静
视频:彭伟
编辑:向财霞 崔琪琪
校对:申冬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