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婆婆在卖茶,
三个观音来吃茶,
后花园,三匹马,
两个猴儿打一打,
王婆婆骂一骂,
隔壁子老五说闲话。
.....
老成都的民谣在传唱,历史的篇章,翻到了2020年的肖家河肖家坊。
这里,是肖家河街道的主轴,总人口1万余人。这里,是拆迁户、农转非居民进入新城生活的大本营,也是他们告别旧时生活的“第二故乡”。它见证着老成都人在恋恋不舍的乡愁中搬迁新址,记录着新土地上的老成都人勤劳发家,展现着街区在时代这双巧手打扮下,升级“改版”。
“打捞”旧时光
——那田 那镇 那人
在90年代,肖家坊只是一片“荒郊”。因为有西藏中学、一栋教师公寓和几个卖针线的商铺,这里被当地人称作“镇上”。
对于肖家坊的变迁,娄书成和周翠花最有发言权。他们都是90年代初搬迁到此居住,娄书成是一名教师,周翠花则是当时元通村“农转非”的居民。
肖家坊
“这里当时全是一大片田坝坝,一下雨稀脏。”娄书成回忆说,随着拆迁户、农转非居民逐步搬来,一座座居民楼在“镇上”拔地而起,“肖家河步行一条街”的名字,逐步取代了“镇上”的称谓。
盖碗茶,榕树下,三五街坊话家常;盛夏天,绿荫中,一个西瓜分几家。
来自同个城市不同地区的人们,在这里适应、融合。从农村到城市,从村落到社区,他们经历着乡愁的远去,迎接着现代和前沿。
周翠花回忆“盖碗茶,榕树下,三五街坊话家常”的场景
与人的逐步安居成正比的,还有美食。串串香、老火锅、烧烤.....这些吃货福利,在为步行街挣得“好吃街”名声之外,也给街道治理带来新的历史课题。
“街边上到处是板凳、垃圾,地上油污黑黢黢的。”娄书成说,由于居民楼挨得近,各种店铺的油烟、噪声,让居民不胜其烦,这里一度“脏乱差”。
变化的足迹
——前后打造3次
那么这里如何变美的?对于这一切,娄书成和周翠花记忆犹新,肖家坊经历了三轮大的改造:
早期提升环境卫生、美化绿化。到了千禧年,肖家河街道在全区率先提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改善人居环境。从那以后,一幅幅老成都记忆生活的绘画跃然于街道的墙体上。而最近一次改造,让“肖家坊”真正意义上成为了成都特色街区“新贵”——2019年,这条长度仅500余米的老街,被赋予服务业聚集、市民交流休闲、健身娱乐等开放式街区城市化功能。经过提升改造的“肖家坊”,连接周边6条小巷,形成了特色街区成片聚集效应。每一条小巷和主路相接的路口,都设置了带有“肖家坊”元素的LOGO。
“肖家坊”LOGO
在“肖家坊”改造过程中,街道办、设计单位和当地居民代表多次开会搜集意见和建议。每一项改造提升,肖家河居民都参与其中,以更柔和、循序渐进的方式完成了传承、提升、焕新的过程。
改造后的街道增设了儿童游乐设施
“城市有变化、社区有温度、我们居民有感受。”娄书成说,改造后的街道专门设置了居民驻足交流的棋牌战区,每个树池之间每隔几米就设置了长椅供居民休憩,另外还建设了儿童区、便民服务中心。对这些细节,他尤为满意。
老街新故事
——留住“乡愁” 留住人情
“这些绘画太有年代感了,总让人情不自禁想起以前还在农村的生活。”闲来无事,周翠花爱沿着“肖家坊”散步闲逛。
墙上的绘画唤醒周翠花记忆中的老成都模样
两侧的居民楼外墙上,黑白和彩色的大幅墙体绘画栩栩如生:传统川西林盘式瓦房,静静凝望着天府立交等现代建筑;淘气的毛和老鼠,趴在青砖蓝瓦上,看着青石板上的人来人往;色彩活泼的卡通人物跳跃在老墙,新流行元素,串联起记忆中的老成都模样……
居民楼外墙上的彩绘
最让周翠花欢喜的是每个月一次的市集,街道以传统文化元素为主题,设置了传统小吃区和传统文化展示区。赏茶艺、扎染,玩捶丸、投壶。
黑白和彩色在这里碰撞,历史和现代在这里交融。文化根脉和城市发展之间的传承,成为“肖家坊”提升改造的最大亮点。
肖家坊
因为一条街,人生前40年,原本无交集的娄书成和周翠花成为了近邻;也因为这条街,原本没有任何交集的1万余户居民,成了老熟人。
“老苏你在买菜哇,我忘记买蒜了,帮我带几头回来哟!”
“晚上等你们两口子,一起跳舞哦!”
“我蒸了烧白,给你们端一碗。”
...........
陪娄书成、周翠花两位老人,走在肖家坊,沿途不时有熟人打着招呼。浓郁的邻里街情,仿佛一切未变。但一切却又真实地变了,变得更美、更干净、更有韵味。
记者:闫静 文/图
插画:胡秦
编辑:元宵
关于这条老街的更多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