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马2020
清晨,还没天亮的成都冷得人瑟瑟发抖,但有一群人正热情洋溢,继而带动整个成都城变得火热。
11月29日,2020东风日产成都马拉松开跑。今年的成马以“高标准筹备大运会,高质量建设赛事名城——大运之城,大美成马”为主题,作为国内唯一世界马拉松大满贯候选赛事,吸引了1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跑友一同起跑。
本届成马沿用去年的经典赛道,参赛选手从金沙遗址博物馆出发,经天府广场、杜甫草堂等成都历史文化景点,到达终点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最终,李子成以2小时13分06秒获得了此次成都马拉松男子组的冠军,女子组冠军由丁常琴以2小时34分58秒获得。
作为成马赛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都高新区今年也为这场体育盛事做足了各项保障工作准备,为成都马拉松赛事增添了浓厚的活力氛围,通过国际赛事窗口彰显高新魅力,为成都建设世界赛事名城提供助力。
至此,成马已告一段落,让我们通过对今年成马“五宗最”的盘点,一起来回顾那些精彩瞬间。
▼
最
在今年的特殊背景下,成都马拉松仍然沿用去年的经典赛道,虽然赛事规模从3万人调整到1万人,但在赛事运营方面仍然按照大满贯赛事标准严格进行要求。
当跑友们进入成都高新区后,便能沿主赛道,依次看到高新国际广场、天府国际金融中心、成都演艺中心、环球中心、桂溪生态公园、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中国-欧洲中心等地标,全方位感受成都高新区的生态、产业、民生发展成就。
跑进成都高新区↑
今年,成都高新区全面做好属地环境整治、安全保卫、交通保障、医疗救护、氛围营造及水、电、通讯等综合保障工作,彰显国际化办赛水准。
为提高疫情防控的精准性、科学性、有效性,成都市卫健委、高新区教文卫健局、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成都市疾控中心、成都市急救中心、高新区疾控中心共6个单位组织起来,联合参与到此次成都马拉松的疫情防控任务中。
据组委会介绍,赛前组委会全面收集了参赛选手及工作人员来蓉前14天的旅居史信息。对于赛事相关工作人员、服务人员,指导开展传染病防控培训,包括常见传染病知识技能、传染病症状监测、吐泻物规范处置等。另外,防疫措施还涉及到物资准备、现场清洁消毒、报告流程等一系列工作。
此外,今年成马共有800名医护人员、赛道救援和急救志愿者,19个医疗站,沿途22辆医疗救护车辆,为比赛构筑了全方位的保护。为了充分保障选手的参赛健康与安全,在本次赛事期间,医师跑者和骑自行车身背AED的巡查救护队员一路为跑者们保驾护航。
保驾护航↑
最
如果说平坦漂亮的赛道、安全的保障和充沛的补给是标配,那么今年成都马拉松给人最深印象的就是各种暖心的细节。还记得去年火上热搜榜的成都马拉松特色补给站吗?今年,特色补给站“升级版”也如约亮相成都高新。
补给站↑
在桂溪生态公园,记者看到,本次马拉松特色补给站设置在去年的基础上只增不减。在充分保障防疫要求和竞赛安全的前提下,今年除了甜水面外,还有火锅粉、豆腐脑、钵钵鸡、红茶……上万份特殊补给不由让人感叹,这是“一路吃到底的美食马拉松”。
除了特色美食,组委会还在比赛终点配备2万杯姜汤,“考虑到今年成都马拉松较去年推迟了一个月,气温降低,为跑者准备驱寒姜茶,既预防跑者着凉,也能让完赛的跑者感受到成都的温暖。”成马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最
在桂溪生态公园西区和天府大道东方天祥广场外,音乐加油站也让途经成都高新区的参赛者们再次感到眼前一亮、士气大增。
马拉松 音乐助力
戳视频,看音乐助力马拉松↑
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结合的国潮摇滚舞蹈、激情澎湃的现场摇滚乐队演唱、活力十足的摇滚搏击操……在桂溪生态公园西区外,音乐加油站节目丰富、形式多样,为跑者花式助威。在东方天祥广场外,更有节奏感满满的电音表演,吸引了不少参赛者和观赛者跟随音乐进行互动,让马拉松更有乐趣。
热情欢迎↑
最
今年比赛中,丁常琴、关思杨这对夫妻的好成绩也成为一段佳话。丁常琴以2:34:58的成绩夺得冠军,关思杨则获得男子组亚军,两人平均成绩达到2:21:08,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国内马拉松“最强夫妻”。
在赛后接受采访时,丁常琴表示,成都的风景很美,沿途的准备很充足、很专业,再加上今天气候不错,非常有利于发挥,状态很好。对于此次第一次参加成都马拉松,丁常琴点赞成都,并对成都明年将举办的大运会赛事献上真诚祝福:“希望参赛选手都能获得不错的成绩。”
最
赛事组委会还准备了神秘惊喜:所有11月29日出生的参赛跑者,都可以在完赛终点获得一款特殊定制的生日奖牌,在上面刻上自己的姓名,让奖牌更具个人纪念意义。
通常情况下,人们不会关注在一场马拉松比赛当中后半部分完成比赛的选手,但是在成都马拉松比赛当中,最后一名完赛的选手将获得一份特别的惊喜——“关门礼”,赛事组委会为最后一位抵达终点的跑者颁发奖牌、花环和赛事吉祥物。
还有这些精彩瞬间值得铭记……
↓↓↓
致敬老兵↑
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爱心跑↑
励志跑↑
亲子跑↑
搞怪跑↑
记者:余书婷
摄影:梁磊
部分图由成都高新区教文卫健局提供
编辑:向财霞
校对:冬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