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手机不仅能接收地震预警信息,还能监测预警地震了。6月3日,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和小米集团共同宣布,中国首个手机地震监测预警网上线启用。
▼
“中国首个手机地震监测预警网的启用,是‘中国智造’地震预警成果面向更大地域范围和用户规模应用的一次重要里程碑。”中国地震局地震预警技术研究成都中心主任、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博士说,通过千万乃至亿级手机的接入,能够将地震预警能力延伸到传统地震预警网未覆盖的区域,实现“有人的地方,就有地震预警能力”,挽救更多生命。
王暾表示,引起手机震动的原因很多——频繁的人为活动、环境干扰等,而亿级手机传感器组成的监测预警网影响范围广、影响人口多,这就需要预警中心更强大的控制误报的技术能力。“正是由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的地震预警技术在过去10年无误报,已积累了高端防误报技术能力,才能有效支撑一张接入亿级传感器的地震监测预警网‘又快又准’。”他说。
目前,该预警网已在四川试运行半年,期间曾多次监测到实际地震并发出预警。即将开展的规模化试验,还将验证手机地震预警网与大陆地震预警网之间的融合,以在扩展地震预警网覆盖区域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地震预警网性能。
手机监测地震的原理
王暾介绍,传统地震预警网是在地震区安装密集(台站间距约15公里)的地震监测仪,在震中发生地震时,利用电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给民众提前几秒到几十秒预警。
“手机地震监测预警网的原理与此类似,只是用手机内置的传感器取代了传统监测仪,且手机是移动的。”王暾博士解析了手机如何能实现地震监测预警的原理:
智能手机都内置了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感应震动,如果手机监测到它认为可能是地震的信息,就会向预警中心服务器发送信息,预警中心服务器结合众多手机的信息自动判定是否发生了地震,并在判定是地震时,秒级测算地震预警震级、震中位置、发震时刻,并向震中周边受影响的人群发出预警信息。
手机监测地震的优势
据介绍,手机用作监测仪实现地震预警监测具有三大优势。
首先,手机数量众多。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远超国内目前安装的地震监测仪器的数量。传感器数量的显著提升,不仅可以提升预警网的覆盖面、精准度(原则上有通信网络、有智能手机的地方,就能实现地震监测预警),更有望通过高密度传感器解决消除地震预警网的预警盲区。
其次,建设成本为零,可扩展性强。由于不需要建设专门的地震预警监测仪,地震监测预警网更容易扩展到更多地方。
最后一点则是运维成本低,不需要专门运维监测仪器,只需要用户打开手机开启相关功能即可。
如何将手机变成地震监测仪?
自小米手机2019年11月在全球率先内置地震预警接收功能以来,目前我国四大国产手机厂商,全部实现了操作系统内置地震预警接收功能。
此次小米再一次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相比于手机内置地震预警接收功能,此次手机内置地震预警监测功能后,则是让手机直接从地震预警信息接收的智能终端进一步变成了地震预警监测的前端“台站”。
如何让手机变成一个地震监测预警的“台站”?小米集团技术委副主席李伟星介绍了方法:
首先,在手机系统的“手机管家”中找到“地震预警”功能;
其次,加入“地震监测志愿者”,便可立即开启地震监测功能。
开启后,通过低功耗传感器感应到地震波后,系统快速通过AI算法测算地震信息,并第一时间向受影响地区群众发出预警,为更多人争取避险时间,保障人身安全。
小米公司的愿景是和用户交朋友,手机地震监测预警网项目是我们和用户交朋友的全新探索。
自2019年开始,小米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共同探索、合作研发,发布了全球首个操作系统级地震预警服务平台。目前已经在小米手机、小米电视上稳定运行,并为全国25个省级行政区的大部分地区开通服务。
截至2021年一季度,小米全球拥有超过4亿活跃用户,庞大活跃用户群体加上智能设备上的功能设计,构成了我们实现地震监测预警的良好基础。
——李伟星
记者:郑其 文/图
编辑:向财霞
校对:冬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