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俗称“非遗日”),今年是第16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恰逢端午假期。
6月11日,“非遗进高新·文化有传承”高新区庆端午暨非遗活动在新怡花园B区上演,活动将“非遗”文化与端午民俗相融合,让群众在家门口乐享“文化盛宴”。
本次活动由成都高新区教育文化和卫生健康局主办、文化指导服务中心、中和街道办事处承办。
今天早上,活动现场锣鼓声声,欢歌笑语,热闹不已。附近居民纷纷赶来,在欢乐的氛围中围观看国家级非遗——舞狮的精彩表演。
一对金黄、火红的狮子,上下腾挪灵活自如,时而直立摇头摆尾,时而卧倒翻滚互相抓挠,为整场活动营造了喜气洋洋的节日氛围。
整场活动具有丰富的非遗元素,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变脸、竹琴、杂技、四川金钱板等。此外,川剧综艺《巴蜀奇韵》、四川竹琴《竹琴声声颂党恩》、杂技《中国龙》、四川金钱板《数县》、武术《侠》等十余个节目轮番上演,男女老少欢聚一堂观看文艺演出,其乐融融共庆端午。
活动还穿插了非遗知识问答、包粽子比赛等互动性、参与性极强的内容,既丰富了舞台形式也增强了群众对非遗文化及端午民俗的了解。
据统计,今年以来,成都高新区已开展各级各类文化惠民活动2200余场次,参与活动群体约38万人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市场秩序更加有序,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更加可感可及。
记者:余书婷
图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向财霞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