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法说理,是指案件处理中,向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以及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解释、说明和论证的活动。
去年底,成都高新区在城建规划执法领域率先试点“释法说理”,实施至今半年有余,效果如何?8月19日,记者从成都高新区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局获悉,目前,在试点执法领域,成都高新区办理案件555件,罚没1478.5万元。

为充分发挥行政执法在调节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方面的重要职能,让人民群众在行政执法个案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去年11月,成都高新区生态环境城管局出台《关于在行政处罚案件办理中开展释法说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在城建规划执法领域先行试点“释法说理”工作。
具体而言,即在办理城乡规划、自然资源、工程建设、房管等领域案件过程中,通过阐明“事理”、释明“法理”、说明“道理”、讲明“情理”,向投诉举报人、行政处罚相对人,讲清法律政策和执法过程,有效避免因沟通缺位而导致的信访投诉、重复信访。
记者了解到,作为试点单位,成都高新区城建规划执法大队制定了释法说理试点工作指导意见,从释法说理的程序、范围、重点、方式和考核等方面各自明确探索方向;重点改进执法文书的说理性,推行行政处罚决定文书新模板,实现执法标准化和规范化;探索建立投诉问题季度分析机制,重点对投诉热点和不满意点位发出《释法说理提示函》;重点处理好释法说理与群众工作、严格执法、社会治理的关系,注重法理、事理、道理、情理的综合运用。
截至目前,城建规划执法大队已办理国土、规划、建设、扬尘、噪声各类案件共计109件,罚没约1252.9万元,未收到1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有效解决多起疑难信访和执法案件,提升了执法办案的质效。
“高新区释法说理的实践经验,充分体现了城管执法的力度、效度、温度,彰显了城管执法的专业性。”成都高新区城建规划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说。

除执法大队,在各街道,“释法说理”也收到显著成效——
●肖家河街道构建了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多元主体为依托的释法说理模式,辖区投诉举报量显著下降。
●芳草街街道制定《违法建设调查管控要点》,形成“点位呼叫、城管应答,了解背景、快速处理”的工作机制。今年二季度,该街道违建重复投诉率同比下降80%。
●石羊街道的“释法说理”工作以违法建设预防为突破口,有力控制了辖区新增违法建设;
●桂溪街道实行释法说理分片包干制度,对重复投诉高发区域的单位,开展释法说理30余次,解决了天鹅湖栈桥涉嫌违建一案。
●合作街道成立了释法说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功拆除西芯广和等违法建设,拆违面积约13480㎡。
●西园街道打造了全域网格监控平台总体思路,一体推进释法说理,保持新增违建零增长。
●中和街道以党风廉政建设为主线,建立回访倒查机制,倒逼执法队员在案件办理中注重释法说理工作。半年来,开展释法说理工作542次,动员违建当事人自拆或助拆违建38处、8239㎡。
“放眼全市,成都高新区的‘释法说理工作位居前列,有必要推广至全市供参考借鉴。”在采访中,市城管委政策法规和行政执法处相关负责人对成都高新区“释法说理”工作也给予高度评价。
文/图:闫静
编辑: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