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蓉城寒意渐浓,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令人始料未及。面对此次突发的疫情,成都高新区各街道社区迅速行动,把辖区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数千名社区工作人员和民警坚守在抗“疫”一线。
中和街道白晓茹:
上班被劝返,她在小区组织志愿者队伍抗击疫情
11月8日早上7点,成都高新区中和街道香榭国际三期全域开始封闭、管控式管理,相邻的中柏路273号院也进行了管控。正准备出门上班的白晓茹被关闭的铁门拦住了去路,工作被按下了暂停键。然而,隔离不隔爱,封闭不封心。有一群人正在与小区内部的隔离群众一同战“疫”,共克时艰,他们是隔离群众的“暖心人”。
白晓茹,正是这一群志愿者的领头人。白晓茹是中柏路273号院的居民,也是一名党员,同时也是中和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中柏路273号院突然被管控,由于该院落为自治院落,面对庞杂繁冗又紧急万分的各类事项,她组织号召居住在小区内的社区退休干部5人(叶春蓉、曾加银、李会、方华胜、黄安禄)和小区住户6人,成立了十二人志愿者队伍,成为中柏路273号院的运作枢纽。
如何保障管控小区的疫情防控和居民保障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志愿者从早起对34户、102人进行了全面摸排登记,为解决管控期间居民的生活需求,志愿者们积极行动,居家封闭的居民通过微信群线上点单,志愿者当“跑腿员”帮忙协调社区进行采购然后分发、配送,保障居民日常生活所需,并针对老弱孕居民的需求提供个性化保障等,还组织居民十人一组有序排队做核酸检测。
“在现在这种特殊的时候,我想略尽绵薄之力,把小区居民照顾好,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攻克难关。”白晓茹说。
肖家河街道王鑫:
努力兼顾社区排查工作和家庭
肖家河街道新北社区工作人员王鑫同样是一名坚守在抗“疫”一线的防疫战士。面对怎样兼顾社区排查工作和家庭的两难,他发扬“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提前把哥哥和弟弟送到幼儿园门口,由哥哥陪着弟弟等到幼儿园开门后再去小学,自己立刻回到社区进行排查工作。
王鑫说:“在这场战斗中,辖区的居民比我的孩子们更需要我,我的孩子们也会为我自豪的。”寒风瑟瑟,孩子们坐在石墩上乖乖地守候校门打开。虽然很不放心也很不舍得,王鑫不忘再三叮嘱孩子们注意安全:“乖,千万不要乱跑,就坐在这儿,门开了就自己进去,然后哥哥再去上小学。”随后他便匆匆赶往了社区。
肖家河街道孙善永:
轮椅上的“逆行者”
今年40岁的孙善永年幼时因患上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失去知觉。在家人、朋友以及社区的帮助下,孙善一直在社区从事精工织补服务。推着轮椅“逆流而上”的孙善永,牢牢守护着社区家园,保护着居民的身体健康,他忙前忙后的身影已然成为辖区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此次成都疫情爆发后,孙善永以一名预备共产党员的身份第一时间加入了“抗击疫情突击队伍”中。寒风中,他推着轮椅坚守小区大门,对进入小区人员进行“戴口罩、亮码、测温”的劝导;发现黄码人员后,他立即收集“黄码”人员信息上报社区,协助社区开展居家健康监测;大街上,面对没有佩戴口罩的行人,他温馨提示、耐心解释,劝说行人做好自身防护。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你们帮助了我,现在该我报答你们了!”肖家河街道兴蓉社区居民孙善永说。
芳草街街道邓伶俐:
坚持一线的最强“宝妈们”
邓伶俐是成都高新区芳草街街道办事处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在疫情防控工作期间始终坚守一线。11月4日,晚上11点收到立即返岗的通知时,家里只有她和3岁的孩子,孩子父亲同样在一线奋战,只有请孩子奶奶赶紧打车过来照顾。
安排好孩子的事情后,邓伶俐赶到单位和同事们通宵准备核酸检测、物资运送及各种协调工作。11月5日下午,邓伶俐接到疾控中心电话,得知在工作中接触到密接人员,被判断为次密人员,接到电话后她马上自我隔离,给领导汇报。当所有事情完成后,她想起家里孩子从来没一天离开过妈妈,想着孩子会不会哭,会不会晚上找妈妈……这是所有母亲的心声,也是所有一线人员对孩子、对家人的担心和牵挂。
疫情时刻,社区工作者们也是普通人,但他们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尽自己微薄之力,减少疫情的蔓延。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社区工作者之一,他们也是最美“逆行者”!
文字:向晨晨
图片:受访者供图
编辑:向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