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高新区不少小学陆续迎来期末考试,这也是“双减”政策出台后的第一个期末。“双减”政策明确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
不用纸笔,一二年级学生怎么考?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成效如何呈现、评估?“双减”政策实施后,成都高新区在前期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双减”背景下素养导向的学业水平测评,不断注入新理念与新思考,出台了《成都高新区低段学业水平测评建议》,指导学校将学科核心素养测查的关键要素创造性地融入情境式项目活动中,用多维度、多形式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各校则充分挖掘地域、学校文化特色,以大主题、大情境为依托,将学科知识结构化、情境化、生活化。细化评价指标,研发评价工具,拟定了“一校一策”的校本评价推进方案。
学科融合、知识贯通、情境丰富、技术加持,成为本次低段综合素养评价的关键词。让我们一起走进成都高新区孩子们的期末“考试”现场→
成都七中初中附属小学
全过程评价 多视角反馈
展开“过程性评价+期末综合评价”的全程测评。结合教材、学情、校情设计“模块化”的学生学习评价内容及标准。过程性评价侧重学习习惯培养,每学月开展一次学科争星活动,评价结果以星级呈现。学期末,学校开展了“花朵朵游世界”为主线的游园情境式综合评价,语文学科关注语言积累与阅读表达素养,数学学科包括数感、运算和度量等素养,将考核要点不着痕迹地嵌入游戏、活动之中。
学校还特别邀请了六年级的哥哥姐姐来担任测评学长,实施跨班级走班、跨年级互助的评价样态,助力低段学弟学妹完成测评。
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
学科融合 打破学科壁垒
有别于传统某个游园活动只考核单一的数学或语文能力,二年级“我是天府人,寻找天府之美”游园活动,每个项目都融合了不同的科目。
“泡娃跳跳跳”将音乐与体育相结合,考察节奏跳绳与体态;“泡娃绘成都”将语文、美术和科学知识融合,根据谜语猜成都标志、画出轮廓及对称轴后,剪下对称轴;“宽窄巷子谁先进”是数学与体育相结合,评估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的测量能力。别样的测评,让学生把知识转化成能力,在运用中解决问题。
成都高新区益州小学
开展以“乐学达人大擂台”为主题的学科融合评价活动。围绕“课标”,基于教材,创设多个通关版块,聚焦“说、读、唱、演、算”的多元评价内容及评价标准,孩子们拿着“闯关单”,一一通过关卡,个个成为“星星小达人”。
成都石室天府中学附属小学
学科综合 探索多元评价
成立“乐考课程项目组”,巧妙利用学校的地理优势,展开以“小石小天玩转金融城”(“金融城拾贝”“环创金融城”“金融城之旅”“金融城之声”和“金融城之智”)为背景的全学科评价乐考之旅。将团队合作和个人挑战融为一体,将学科知识和核心素养融入到真实的测评活动中。
“金融城拾贝”重点测评学生的识字、阅读、表达等能力。找出至少10个“贝”字旁的字,或讲出“物物交换”、“交子”货币的历史,或介绍纸币上的图案及景点,或介绍“今天我当家”如何安排压岁钱……
“环创金融城”则帮助孩子们化身小小建筑师,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将科学课上学到的知识,亲手制作成交子大道各项地标性建筑:双塔、交子之环、金融城、中海国际、斜拉桥……
四川省成都高新区实验小学
情境化闯关 凸显学科素养
围绕“森林大联欢”主题,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体育等课程变成了“巧嘴小鹦鹉”“熊猫主持人”“森林百灵鸟”“虎虎对对碰”等二十余个关卡。环节设置既体现低段知识素养要求上的共通性,又体现递进性。学生头戴自己制作的动物头饰,手持“过关卡”,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过关斩将”,每“过关”一个游戏,就相当于获得了一个科目的“合格”。
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西区)
围绕“萌虎闹新春,欢喜过大年”主题,孩子们扮演一只只“萌虎”,穿梭在老师精心布置的游戏关卡中。每一个通关项目中,都融合了各个学科的知识。“吟诵小镇”诵古诗品年味,看图画说新年;“新春庙会”上,孩子们一起在玩乐中感受数学的趣味;“年味研究院”内,亮眼睛、找不同,成为观察小能手;在“辞旧回收站”,个个都是环保小卫士……每一个学生都在闯关活动中突破自我,收获成功的喜悦。
成都高新区锦晖小学
以“乐考嘉年华 晖宝大闯关”为主题,设计了基于学科特色的农场游园活动。一年级语文学科的“开心农场”共设置六个关卡,每个关卡都是对学科知识的具体考察。在“农场翻翻翻”里,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题板,翻出来拼读成正确流利的一句话可以顺利过关。“农场医生”则要求学生通过套圈的形式拿到一个词语卡片,能正确认读词语,书空时笔顺笔画正确才可顺利通关。
成都高新区尚阳小学
以“冬奥会”为真实情境,以“葵娃迎冬奥”为主题,将语、数、英三个学科分为三大赛场、10个赛区,每个学科都将学科关键能力考察贯穿其中。冬奥项目“我来拼”、冬奥会徽“我来读”、冬奥精神“我来说”、奥运风采“我来写”,考察的是拼读、朗诵、口语交际和书写。冬奥奖牌“我来算”、冬奥赛场“我来分”、冬奥时间“我来拨”,考察的是计算、图形分类与认识时间。奥运五环“我来认”、冬奥吉祥物“我来演”考察的则是英语的色彩与课本情景剧。
成都高新新城学校
活动开始前,每个孩子都领到一本专属的“乐考通关卡”,完成所有学科项目就可“通关”。数学“过五关”:“排序小行家、小小神算手、分类小能手、我来比一比、小小解说家”,语文“斩六将”:“脱口秀明星、巧手书画家、勤思魔术师、最强大脑王、拼音我来认”。孩子们拿着闯关卡寻找自己喜欢的小挑战,脸上洋溢着快乐。
成都师范银都紫藤小学
无纸化测评 大数据支持
借助信息技术,成都师范银都紫藤小学展开学科“模块化测评”。教师依据学科知识,编制智慧测评并上传平台。学生轻按反馈器,即可进行“无纸化”测评。每个模块测评完成后,平台自动生成个性化数据雷达报表,精准反馈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为藤娃学业水平评价提供数据实证,增加“复活”机会。测评后,教师从教与学大平台调出学生过程性检测数据,学生无法完成或完成质量不佳时,允许通过自己努力或他人帮扶进行复评,直至达到自我满意的等级。
通过对学生前测和现场表现采集的众多数据,再通过后期对数据分类组合、整理,形成多元智能下的学生成长扫描切片,对学生进行成长画像,为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成长图谱。同时,学校后台通过大数据比对,找到年级、班级的成长均值,建立学生成长坐标体系,以此比对个体数据,找到学生个体和群体的能力发展区间。
学校将这样一份特殊的“学生画像”反馈给家长,让家长放下了担心与焦虑。
有趣又好玩,以上只是成都高新区“多彩期末,乐‘考’创新”的缩影,也是“双减”政策实施后新的探索、实践。据了解,早在2009年,成都高新区就已率先在全区开展语文学科素养发展性评价研究与实践,区内成都玉林中学附属小学、四川省成都高新区实验小学、成都师范银都小学、成都高新区芳草小学等多所学校积极跟进,多年来坚持在低段展开多种形式的“乐考”,期末考试由传统的纸笔测试,改为主题统领下的综合性评价,有效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如今,成都高新区的“乐考”已走过了13个年头,“乐考”也从最初外在形式的热闹,逐步走向聚焦学科融合、素养导向的课程建构。将学科核心素养测查的关键要素创造性地融入情境式项目活动中,用多维度、多形式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既是综合素质评价的创新,同时也更加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助推“双减”政策落地生根,让教育重拾出发的本义。
文字:余书婷
图片由成都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提供
编辑:袁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