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未来科技城智造示范区
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
《成都未来科技城国际科教城北单元
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
近日正式面向社会公示。
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公告共141个地块,
土地面积约733公顷。
规划编制内容涵盖了两个片区的规划范围、
总体定位、规划理念、空间结构、
产业布局、用地方案及公共配套。

成都未来科技城:成都未来科技城位于成都市龙泉山以东,紧邻天府国际机场,西至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北至成自高铁,南至南干渠,规划范围60.4平方公里。作为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的重要载体,成都未来科技城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主轴位置,由成都高新区主导开发建设。
两大片区控制性规划详情
2021年发布的《成都未来科技城片区设计草案》明确了其“两轴三片”的空间布局,通过基于河流走向的自然分割,打造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公园城市典范。其中,“两轴”分别为东西向的绛溪河生态轴、南北向的创新产业联动轴;“三片”即国际科教城、智造示范区、应用性科学中心。
此次公示的两个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则是针对“两轴三片”中的智造示范区与国际科教城北单元。规划依据《成都东部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在编),严格落实相关上位规划要求。其中,智造示范区规划面积为16.86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约13.1万人;国际科教城北单元规划面积为12.30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约12.3万人。
“三心两谷四组团”
以产业为核心打造中国西部智造示范区
智造示范区
位置:
天府国际机场西侧,距离航站楼约5公里。
定位:
中国西部智造示范区。
简介:
该区以消费电子、人工智能机器人、精密仪器制造等主导产业为核心,集聚上下游企业形成开放式创新聚落,打造先进制造业聚集区。
三心两谷四组团
根据规划,智造示范区将形成“三心两谷四组团”的空间结构:
• “三心”指未来智造之心、新智造创新之心、新服务创新之心;
• “两谷”指创智绿谷、生活绿谷;
• “四组团”是消费电子组团、精密仪器组团、人工智能机器人及航空航天组团、城市综合组团。
智造示范区
打造“三个核心”
在智造示范区的规划上,成都未来科技城遵循“尊重地形,留低建高,构建骨架”的规划理念,统筹考虑地形条件、水系资源、特别用途区,依托秀才沟和桂花堰,构建两条兼具景观、排洪、生态功能的大型绿谷廊道。同时结合绿廊、地形、城市集中建设区,划定景城相融、蓝绿渗透的5大集中建设板块。围绕秀才沟、桂花堰和现状河塘打造三个核心,转化生态价值,凸显地区特色。
此外,综合考虑上位规划、现状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智造示范区确定了“五横五纵”骨架路网。线形随大坡就大势,尽量避免穿越山头,保留丘区原始地貌,同时兼顾工程操作性,支路网间距则根据各组团功能需求确定。
比如我们考虑到‘消费电子、精密仪器、人工智能机器人及航空航天’三大产业组团产业工艺实际需求,规划路网就较为规整、间距较大。而在城市综合组团,我们就结合地形采用自由式结构、间距按‘小街区’要求来进行打造。
——成都未来科技城发展服务局相关负责人
智造示范区
打造“片区级-社区级”公服体系
智造示范区“片区级-社区级”两级生活性、生产性公服体系
据介绍,结合阿里、产投智创产业空间、国家会计学院等落地项目发展需求,未来将同步完善各组团的基础性、生产性、生活性配套,打造职住平衡的城市形态。
按照规划,智造示范区将构建“片区级-社区级”两级生活性、生产性公服体系。片区级中心围绕创智绿谷和生活绿谷,布局酒店商业、会议交流、综合医院、大型文体等片区级服务功能;社区级中心包括智慧生活邻里和智慧产业邻里,结合公园布局3处15分钟服务中心、9处5分钟服务中心和3处产业邻里。
智造示范区将立足基地禀赋,
持续提升创新协同能力,
以产业为核心打造
“消费电子、精密仪器、
人工智能机器人、航空航天”
的国际智造之心。
“一谷两心四板块”
国际科教城规划凸显智慧城市建设
国际科教城北单元
位置:
距离天府国际机场约3公里。
定位:
定位为成渝国际科教城,将打造高端人才聚集区、创新成果源发区。以高端科教资源聚集和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为核心,吸引国内外顶尖人才和科学家。
一谷两心四板块
国际科教城北单元将规划形成“一谷两心四板块”的空间结构:
• “一谷”指科教绿谷。
依托地形塑造贯通东西的百米宽科教绿谷,同时并向两侧延伸多条支脉,串联社区点状公园。借助百米宽度带状科教绿谷,聚合创研要素和服务功能,整体打造集约高能的综合服务轴。
结合水绿本底,构筑生态骨架
• “两心”指国际开放中心、未来智慧之心。
基于城市设计、本底资源,围绕生态公园和轨交站点打造两个核心,转化生态价值。国际开放中心结合科教绿谷,凸显丘陵特色,导入文化展示、商业服务、国际学校等功能,形成国际范的开放共享中心;未来智慧之心则依托福田TOD,导入商务办公、商业酒店、研发科创等功能,形成开放共享智慧的未来科教港。
• “四板块”指宜居生活板块、创新产业板块、国际教育板块、航空研发板块。
结合已招引企业和产业发展,布局三大产业板块和一个宜居生活板块,打造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未来新城。
强化产业引领,形成四大板块
国际科教城北单元
打造“片区级-社区级”公服体系
国际科教城北单元“片区级-社区级”两级生活性、生产性公服体系
在公服体系方面,国际科教城北单元也将构建“片区级-社区级”两级生活性、生产性公服体系。片区级中心包括生活核心和福田TOD,社区级中心包括2处15分钟服务中心、8处5分钟服务中心和1处产业邻里。
截至目前,规划区域内已落户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天府校区、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一期(B 区)、国际科教园区、未来智谷等项目,这些项目将作为产业支撑,带动区域发展。
国际科教城北单元
打造“智慧化”的未来科技之城
此外,国际科教城北单元规划还凸显了“强化智慧营城理念,打造未来科技之城”的构想。
未来科技城将搭建CIM数字平台,实现管理科学化;设置和预留智慧设施,实现感知智慧化。同时结合城市绿廊布局智慧城市信息传输的大数据通道,依托城市绿地系统设置5G基站、城市直饮水、数字服务亭等智慧设施。
加速推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近日召开的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了今后五年成都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的突破目标,其中包括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能级大幅提升。
聚焦解决产业链“卡脖子”问题
策划“揭榜挂帅”项目
就在上个月,天府绛溪实验室组建方案通过专家论证,首批次10万平米载体雏形初显,将于年内建成投用。
天府绛溪实验室位于成都未来科技城国际科教城片区,由成都高新区与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共建,将建设成为“自主可控、引领跨越、学研结合、协同发展”的电磁空间与泛在互联四川省实验室,并力争成为国家实验室。
天府绛溪实验室项目效果图
成都未来科技城正结合天府绛溪实验室研究方向,聚焦解决产业链“卡脖子”问题策划“揭榜挂帅”项目,致力于吸引一批国内外顶尖科技创新团队和科研机构揭榜,以此聚集一批行业龙头企业、高端人才,促进一批“卡脖子”技术加速突破并进行成果转化,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
聚焦产业生态“建圈”
围绕重点产业“强链”
成都未来科技城大力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围绕消费电子、人工智能机器人、精密仪器制造等主导产业,打造特色产业园区,紧盯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关键环节,努力构建产业生态,切实增强产业“集聚力”。同时,充分发挥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等链主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谋划推动实现“一个链主企业引领带动一条产业链发展”的良好格局。
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一期(B区)
数说
当前,成都未来科技城正加速推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已落位重大项目17个,总投资超1050亿元,其中百亿级项目5个。
2022年,成都未来科技城全年拟推动实施项目62个,总投资1233亿元,47个在建项目正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入“快车道”。
成都高新区将抢抓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战略机遇,
全力打造未来科技城,
聚焦主责主业,
创造从“0到1”的创新突破、
从“1到10”的应用突破,
从“10到100”的产业化突破,
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和新的增长极”。
《成都未来科技城智造示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用地方案》《成都未来科技城国际科教城北单元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用地方案》由成都未来科技城发展服务局组织完成编制。为让公众充分了解两个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用地方案内容,现将方案公示如下:
1.公示日期:
2022年4月26日至2022年5月26日
2.公示方式:
网络公示:成都高新区官网

现场公示:成都未来科技城发展服务局(地址:成都东部新区三岔街道公园大道企业总部)。
3. 反馈渠道:
电子邮件反馈:zhang2022@mailcdht.cn
邮寄反馈:成都未来科技城发展服务局(地址:成都东部新区三岔街道公园大道企业总部),并在信封上注明“成都未来科技城智造示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用地方案意见反馈”或“成都未来科技城国际科教城北单元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用地方案意见反馈”。
4.公示咨询电话:
028-27260105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本次规划公示将热忱期待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并希望您能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来源:成都未来科技城发展服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