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记者从成都未来科技城发展服务局获悉,位于成都未来科技城国际科教城片区的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天府校区项目约80%单体建筑已完成封顶,预计2023年建成投运。
记者了解到,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天府校区(以下简称“中飞院天府校区”)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17万平方米,按容纳25000名学生规划设计。项目将设置12个科研实验室、6个行业实训基地以及1个高高原研究中心,建成后整合吸纳全球航空产业优质资源和创新人才,发挥培养民航专业人才主阵地作用,加强国际人才交流和培养、国际科技合作和技术转移,为成都未来科技城搭建更优质便捷的人才库资源。
载体建设与科研同步走
实现建成即投用
截至目前,中飞院天府校区主体建筑共分为三大标段进行建设。二标段所有单体建筑已实现全面封顶,其他标段的学生宿舍、食堂,及部分公共教学楼、体育馆、游泳馆等也已完成主体施工,目前正进行内部装修装饰工作。其他单体建筑包括校医院、高高原医学研究中心、图书馆等载体正进行主体结构施工,整个校区预计2023年建成投运。
在推进载体建设的同时,中飞院天府校区在对外合作、科研合作、人才引进等方面同步取得了多项进展。
中飞院天府校区共设置了6个行业实训基地,将为行业培养全方位的专业人才。据介绍,学校发动机维修中心已与外方确定合作关系,校区投用后将直接进驻。学校也计划开拓“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民航领域的高端培训市场,推出中国民航培训的国际品牌和标准体系。
同时,以“智慧民航”建设为机遇,中飞院天府校区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深度合作,设置有12个科研实验室,瞄准行业发展进行科学研究。从去年开始,中飞院天府校区高高原医学研究中心的高低压氧舱、体质干预实验室,以及实训中心里的模拟舱等设备也在同步采购中,目前整体工程已完成投资约30亿元。
“近期学校将完成高高原航空医学中心的机构和人才设置规划,引进部分学科带头人等团队关键人才,未来计划建成1至3个科技创新团队,争取在高高原航空人员健康评价体系、评价标准等方面取得成效。同时与川大华西医院、青海大学等高校合作,希望能在该领域实现突破,填补高高原航空医学空白。” 中飞院天府校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产教融合助推建圈强链
打造“新赛道”新优势
在产教融合方面,中飞院天府校区将重点依托两个科研平台,一是民航飞行技术与飞行安全重点实验室,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在飞行运行保障理论和技术、智慧飞行、无人机等方面进行科技创新。二是通过民机火灾科学与安全工程省重点实验室与清华大学、民机制造等开展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天府校区还将对空勤人员的心理和生理干预方面进行研究,力争未来这些科技创新技术和成果能广泛应用。
中飞院天府校区将利用自身优势吸引聚焦航空航天、科技服务业等产业项目和国际教育项目聚集,助力成都未来科技城打造国际一流应用性科学中心、中国西部智造示范区和成渝国际科教城。
作为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成都未来科技城紧抓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正围绕消费电子、人工智能机器人、精密仪器制造等主导产业,大力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积极推进中飞院天府校区、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一期(B区)等一批“链主”企业项目建设,以“一个链主企业引领带动一条产业链发展”的发展格局,加快推动一批高能级产业化项目落地发展,打造“新赛道”新优势。
“成都未来科技城引入中飞院天府校区办学,正是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融入成渝地区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提升区域人才供给能力、科技创新动力、产教融合助力的生动实践。下一步,成都未来科技城将以国际科教园区和高品质科创空间为依托,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集聚一批世界知名高校院所,打造一批市场化、专业化新型研发机构。”成都未来科技城发展服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成都未来科技城将与中国民用航空局第二研究所共同打造民航科技产业链,将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打造成最适合民航科技发展的承载地。
文字:黄启恒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向策